设置应急棚宿区,供电供水,还有应急医疗和厕所柳州市区规划190个避难场所
柳州市马鹿山公园的应急设施指示牌。 今报记者 张存立 摄
今报记者辜丽娜
7月31日发生的苍梧地震,引得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防震减灾工作上。目前,柳州已建成各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十余项,这些场所究竟在何处?里面有什么设施设备?记者昨日进行了走访。据了解,根据《柳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13-2020),柳州Ⅰ类和Ⅱ类(固定)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为2.0平方米。
可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根据柳州市防震减灾网的官方信息,目前,柳州已建成的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一处,即位于马鹿山公园、市体育中心的马鹿山综合应急避难场所。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避难场马鹿山公园一处的入口处,看到上面立有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指示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及棚宿区的方向和位置。
沿着路往里走,即可看到应急供电和应急水井的机房。在这里,机房墙上标示着管理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据了解,机房里的设备可在紧急避难时,为马鹿山综合避难场提供日常所需的电力和用水。其中,在马鹿山公园的树林里有两口水井,抽出的地下水经过应急供水点的过滤设备,可以达到直饮水的标准。据该供水系统资料介绍,应急水井的出水量为每小时100吨,通过去污系统后进入水处理设备,水处理又分为公园供水系统和直饮水设备,公园供水系统可提供淋浴、应急厕所使用,直饮水设备经过精密过滤,将直饮水送至饮水台。
沿着指示牌往里走,可以看到一片水泥地砖铺就的空地,有些地砖上有一个圆形的小孔,有些地砖之间则有一个金属头扣在地砖上。这里,就是马鹿山避难场的应急厕所和淋浴区。这里的下部部分留空,紧急时刻挖开地砖即可形成厕所,而一个个金属头即是出水口。据资料显示,马鹿山避难场面积为9.42万平方米,应及时可保障6.12万群众30天的基本生活,这里设置有应急棚宿区、供水、供电、医疗、消防、排污停机坪、洗浴等基础设施和功能预留区,在灾时启用。
昨日下午,记者还来到柳州市二十七中,这里是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在这里几个操场成为了应急棚宿区,在紧急时刻为群众提供棚宿场地,正对棚宿区的高处还安装了摄像头和音响、喇叭。应急供电是一处专门的机房,里面有柴油发电机和配电箱,还配建了油品保存库。应急供水处,在停水时还建设了专门的管道和水车连接。同时,还有应急旱厕、应急医疗和应急垃圾中转等专门的功能区。
固定避难场所提供人均2平方米空间
据了解,“十二五”期,柳州市投资670万元,实施建设了1个Ⅰ类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位于柳州市马鹿山公园)、3个Ⅱ类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分别位于柳州市八中、二十七中、鹿寨县中学),六县四城区也分别利用广场、公园、学校等建设Ⅲ类应急避难场所。截至2015年,全市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11处,避难面积约62万平方米,可安置受灾人口约41万人。
根据《柳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13-2020),至2020年,柳州市主城区建设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3个、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72个;汽车城建设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个,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33个。
其中,Ⅰ类为“中心、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为中心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特别重大灾难来临时,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减轻灾害的战略性应急避难场所;Ⅱ类为“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上30天以内,主要为灾后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避难场所;Ⅲ类为“紧急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主要用于灾后就近紧急避难的场所,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考虑长期避险需要一张卧席的面积是2平方米,故场所型(Ⅰ类、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避难人员人均建筑面积应达到2.0平方米。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宁7月13日专电(记者李斌)记者从广西柳州检方了解到,鹿寨县法院日前公开开庭审理了鹿寨县教育局原局长刘湘文涉嫌受贿一案,刘湘文涉嫌受贿金额高达550多万元。鹿寨县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刘湘文先...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