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流行歌演绎时尚民族风发展柳州本土原创,音乐人需根植民间沃土
10月3日,在柳州狂欢节山歌赛上,音乐爱好者韦茂(左)和宋美恒演唱壮话版《篱笆墙的影子》。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原来,用壮语唱流行歌也可以这么时尚!”前不久举行的水上狂欢节山歌擂台赛上,柳州几名本地歌手登台献演,他们用壮语演唱的流行歌曲,让台下观众大为“惊艳”。当壮语与流行音乐擦出火花,也能让人疯狂。近日,记者采访了柳州几位热爱壮语歌曲创作的民间音乐人。
阿彬哥包装新歌忙
柳州歌手阿彬哥最近正在忙着包装他的原创新歌《故备玛》,这首表达壮乡人爱家乡的歌曲里,引入了多句壮语歌词,歌名“故备玛”也来自壮语“我回家”的中文译音。阿彬哥原名覃峰彬,是个壮族后生,家乡在忻城县。在歌曲创作中融入壮语歌词,是他的一次创新尝试。
覃峰彬一直关注着广西民歌节活动,他发现登上民歌节舞台的本地民歌多出自苗、侗族地区,很少有带着壮族语言特色的歌曲,“后来我花了蛮多时间研究壮语,一心想创作一首属于广西壮乡的民歌。”
几个月前一次朋友聚会中,有人临走前用壮话说了一句“故备玛”。这3个字让覃峰彬仿佛回到家乡——满眼成熟的稻田、满鼻新酿的米酒香,一段旋律、几句歌词从他脑海里跳了出来。经过反复修改,并向精通壮语的朋友请教,带着广西壮乡民族风的歌曲《故备玛》出炉了。
10月4日晚,覃峰彬带着这首原创新歌,登上柳州水上狂欢节山歌擂台赛决赛表演舞台。伴着欢快的吉他伴奏和铜鼓鼓点音效,当覃峰彬用壮语唱出“我回家,我回家,回家的姑娘在不在。我回家,我回家,回家和父母过个团圆年”,这首充满时尚民族风的歌曲一下子征服了现场观众。
“壮歌达人”知音多
“壮歌达人”韦茂在柳江县群众中很有人气,他用壮话演唱的流行歌曲,传遍了柳江乡镇的各村各寨。上个月,韦茂与柳江县一名壮歌爱好者宋美恒组合,参加柳州市民委主办的首届壮语歌曲大赛,夺得了一等奖。本届水上狂欢节山歌擂台赛决赛现场,韦茂又与宋美恒合作,一首壮语版《篱笆墙的影子》,唱得台下一片欢乐。
“麻油灯啊,点得像一丝小的萤火虫那么亮(原歌词:麻油灯呵还吱吱地响,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还有那看家的黑狗叫的那么狂(原歌词:还有那看家的狗叫的叫的,咋就这么狂)”这首由韦茂改编的壮语版《篱笆墙的影子》,比原歌词更加形象生动,难怪壮乡群众听了都入迷。
生于1970年代的韦茂是柳江县公安局民警,唱壮话歌是他的业余爱好。“粤语歌能流行,闽南话歌很多人爱唱,为什么不能让壮话歌也被人们广为传唱呢?”韦茂告诉记者,这是他翻唱和创作“壮歌”的初衷。
这两年来,韦茂用壮话翻译、演唱了好几十首国语歌曲,如陕北民歌《拥军花鼓》,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还有《祖国颂》、《南泥湾》等。他还创作了《祝你幸福笑哈哈》、《妹啊妹》等五六首壮语歌,都很受群众喜爱。
群众爱听创作不易
广西山歌学会副会长黄晓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方言流行歌曲的传唱,不仅保护了壮语,更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而,壮话歌日渐受到群众喜爱的同时,歌曲改编难和新歌创作难也困扰着本土音乐人。
“很多现代人常用的词语,在壮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柳州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潘伟生与记者谈起,他不久前创作壮语歌曲《三姐探亲回乡来》的体会。如这首歌曲中有句“对歌登上电视台”的歌词,可是壮话里并没有“电视台”一词,“最后,我只得让歌手用夹壮桂柳话来唱出这个词。”潘说。
《故备玛》歌词要表达“团圆”之意,但“团圆”虽有壮语发音,却无法用壮语拼音拼写出来,覃峰彬只好另外找了一个与“团圆”意思相近词替代。还有诸如像围绕、牵挂、奈何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要直译成壮语很困难,只能由创作者根据个人感悟,采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表现。
另外壮语发音尾音低,没有翘舌音和送气音等,如果创作者不了解壮语语音的这些特点,也很难写出易于传唱的好歌。
“壮语流行歌曲创作需对民俗文化深入了解,同时,还要有流行歌曲的专业知识支撑。”潘伟生认为,柳州要发展本土原创壮语歌曲,使之成为影响甚广的流行乐种,音乐人要多深入民间采风,“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和当地民俗专家了解民间音乐文化,多学习民俗知识。”
今报记者刘山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目前,柳州市上万亩农产品基地已实现质量追溯。昨日,在第七届全国水生蔬菜研讨会上,柳州市农业局介绍了该市新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这是今年该市为民办实事的农业子项目之...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