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陡峭山路到康庄大道

柳州日报 2018-07-16 10:09 大字

这是关于柳城县古砦仫佬 族乡大岩垌村两条路的故事。从前,它们都是曲折陡峭的山路。但是现在,一条已经拓宽改造,成了可以通车的大路;另一条因为太过陡峭不具备通车条件,不得已改道。留下来的那条山路,成为大山深处仫佬族村民以往艰难生存状态的最好佐证;同时,它将见证少数民族群众开启的新生活。

崎岖小路通向何方

柳城县古砦乡大岩垌村位于柳州市河池市的交界处,属大石山区。大岩垌村是贫困村,全村常住人口117户340人,分布在大岩垌屯、黄茅梯屯、三家屯、茶垌屯、覃洋峒屯、长垌底屯6个自然屯中。

7月10日,记者驱车近百公里,来到大岩垌村。村民潘善方告诉记者,从村委到最远的长垌底屯需要沿着小路翻过山坳才能到达。这条小路蜿蜒向上,非常陡峭,顶端有一段路几乎垂直。“我能到最上面的山梁拍照吗?”记者问。潘善方笑着摇摇头说:“你上不去。”

大岩垌村村外和村内的道路全是大石路,除了这条通往长垌底屯的小路,其他路段已经全部进行了改造,可以通行车辆。但通往长垌底屯的小路,由于过于陡峭已经废弃。待新路修建完成,柳城县全县将实现“屯屯通”。

封闭的小村有大路

大岩垌村村委距离古砦乡乡集镇仅有5公里,但由于过去道路非常崎岖,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即使现在路况变好,村民不爱出门的习惯也没有改变。

在路边,记者遇到81岁的潘美凤。记者问:“你最远去过哪里?”潘美凤想了想,回答说:“去过龙美街!”她口中的龙美街,就是乡集镇所在地。

大岩垌村党支部书记莫静松向记者介绍:“大岩垌村原来通往乡集镇的路,和你们看到的通往长垌底屯的路一样,又陡又滑,一些路段要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

后来,这条道路从大石路变成砂石路。2014年,路上部分陡坡路段硬化为水泥路。2016年,这条路全面“转型升级”,全线硬化为水泥路,路面拓宽到4.5米,临水临崖路段修筑有约1米高的水泥挡墙,一些非临水临崖路段设置有护栏,路边还修有整齐的排水沟和防山洪设施。这样的道路、这样的设施,放眼全市农村道路,也是数一数二的好了。

“村民们驾驶小车、三轮车、摩托车进出都方便了。”莫静松说。

340人与4000万元

在大岩垌村这样的大石山区,修路是非常艰难的工程。20多年前,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优秀党员、时任大岩垌村党支部书记韦耀坤的带领下,

(下转七版)

新闻推荐

品质消费乡村行

6月27日,由市工商局和柳城县共同举办的“党旗领航”深化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暨品质消费教育乡村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