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步行街,名人留连处
淮河路步行街又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目前正在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
这条长度千米左右的合肥第一商业街也是一条人文气息浓厚的街区。几百年来,一些在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里流下了难忘的印记。
一
据明朝崇祯时的府志记载,包公的故宅在镇淮楼西凤凰桥巷子里,地点大致位于今天的江淮大戏院对面那一带。那里有个读书台,是昔日包拯读书的地方,人们把那里就叫做香花墩。后来,合肥屡遭金兵入侵,可能在那时毁于战火。
后人关于香花墩的文字很多,早在1916年,孙仲修、陶述彭就共同编修、刊印了《香花墩志》,其中的《香花墩考》对香花墩的来龙去脉有所交代。据说,在此之前,癸卯年(1903年)就有了第一本《香花墩志》,是祖籍舒城人李恩绶撰写,可惜只有手稿,尚未刊印。
包拯于宋仁宗天圣年间考取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坚辞不受,后及双亲亡才出任地方官。他从县一级官吏一直做到枢密副使,一生为官公正廉明,从未收受过老百姓半份贿赂和谢礼,为我国封建社会中著名的清廉官吏之一。
包拯所处的大宋王朝到了宋仁宗时期,官场就已开始变得昏暗了,在那样的封建专制下,黎民百姓唯一的期盼就是呼唤清官的出现,而包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诞生的,他被百姓称为“包青天”,一生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又爱民如子、为政清廉,包河就是他为官清廉的见证。
顺便说一下,现在的香花墩按照《江南通志》的记载,在古庐州城南濠水中。所谓濠水即护城河,当时,河上小洲还没有名称,洲上有一座很小的梵宇。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庐州知府宋鉴见小洲环境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让包公的后裔在此读书。当时的香花墩周围已经是“蒲荷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墩内曲桥幽径,亭台小榭,杨柳抚波。
二
淮河路步行街北面原来有一座蔡文毅公祠,地点大致就在今天的逍遥津小学的位置。
蔡文毅公,即明末理学名臣蔡悉,他生于公元1536年,卒于1615年,累任明朝湖广、两江、山东、福建、河南等地的地方官,最后任至南京尚宝司卿和国子监祭酒,位列九卿之重,正史为其列传以彰其功德。文毅公最值得颂扬的是他对宋明理学深入精到的研究,他融会贯通诸子百家之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儒家学术,晚年告老后,仍以著述讲学为事。
他生前著述颇丰,达70余种,如《孔子年谱》、《儒学宪章记》、《颜子见知经》、《居身居家训词二十则》等,乃明代中期著名理学家,为弘扬中华传统儒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使程朱理学得到发扬光大。他的道德操行也为世人所称道和效法,不仅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为其立传,《合肥县志》、《庐州府志》、《续庐州府志》均以公为荣,立有专门的章节。
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提督安徽学政姚三辰巡回庐州府,对生员进行策问:为什么庐郡代产哲人,而宋明为盛?其中一位姓许的生员答道:“必欲于其中较量其最优而可法者,则宋莫如包孝肃,明莫如蔡文毅。”
蔡悉告老还乡后,仍然在家乡讲学。一天,桐城才子方龙舒和濮亮来到庐州,扬言要和蔡悉一较高下。
濮亮出场就咄咄逼人:“当今理学已经背离了程朱理学的宗旨,所谓的什么‘心学’,纯粹是邪说!”蔡悉拈须微笑道:“既然二位认为‘心学’是歪门邪道,那么,可否请方龙舒先生为我们大家讲解一下程朱理学?”方龙舒见蔡悉未驳斥自己这一方,很是得意,于是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听着听着,蔡悉皱起了眉头。他发现这两个人虽然有才,却是在空谈理学,完全不知家国艰辛。等方舒龙讲解完毕,用挑衅的眼光看着自己时,蔡悉走到场中,从程氏兄弟、朱熹到阳明心学,再到自己的为官实践、为学历程,他将多家学说融于一体,并且与经世致用合二为一,不知不觉讲了两个多时辰。方、濮二人被他的学富五车、雄才大略所震撼,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
昔日合肥前大街与东大街之间有一排气势逼人的大宅院,是清朝康熙年间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及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的故居,人们习惯称之为相府园。好玩的是,相府园的周围有玉带、日月、乾坤三条小巷,有饱读经书之人解释说,那是比喻李天馥腰缠玉带、手掌日月、扭转乾坤的地位。
《清史稿》云: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
李天馥自幼聪慧,七岁就能出口成章,当年在庐州城里有“神童”的美誉。他少年的时候几乎遍读经史子集和百家著述,用心钻研经世致用之学,所以23岁就高中皇榜。要知道,科举制度下许多人都是考白了头发也未必能够及第呀!
李天馥对包公推崇备至,在他许多诗文中都有称赞包公的字样,而他为官也同样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后人给了他“合肥第二包公”的美誉。
李天馥晚年定居合肥以后,不仅没有给当地政府和百姓找麻烦,反而,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好事。有一个事情可以说明问题,清朝的时候有个规定,比当地官员职位大的,如巡抚或王公大臣等莅临合肥,庐州知府与合肥县令都迎接到城外10里之处。有一次,一位朝廷命官到合肥视察,庐州知府与合肥县令恭请李天馥陪同出城迎接,李天馥觉得这个繁文缛节太劳神伤财了,就叫庐州知府与合肥县令出德胜门在稻香楼那里迎接即可。朝廷命官为此大发脾气,李天馥却冷冷地说,当今皇上见了我都礼让三分,难倒还要老夫惧你不成。那位朝廷命官赶忙赔着笑脸。此后,合肥就在此地盖了个接官亭,不管官大官小都在这里迎接。大家都说,李天馥扭转了官场上一个陋习。
□李云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舒城县的秦女士从女微商李某处获得某减肥产品代理权后,很快迎来三个“顾客”,交易了14万多元,她开心地以为代理产品有...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