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道明 不离不弃守护病妻16年

天水晚报 2019-11-15 14:06 大字

16年前妻子遭遇车祸,从此妻子卧床不起,四肢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精神也受到刺激,近似于植物人。丈夫纪道明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病妻16年。纪道明,男,1964年11月生,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村民。2019年9月,纪道明入选“中国好人榜”。

1994年,纪道明与外村姑娘李邦芝结婚,随着儿子的出生,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纪道明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养殖技术非常好,一家人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了憧憬,不料,灾难降临了……

2003年12月17日,妻子外出务工时被一辆大卡车撞出20米开外,从此卧床不起,四肢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精神也受到刺激,近似于植物人。虽然多方治疗,花去家里的全部积蓄,又背上20多万元的外债,李帮芝却不见好转。当时孩子只有9岁,全家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纪道明瘦弱的肩上。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纪道明几乎崩溃绝望,但想想孩子,想想植物人的妻子,纪道明暗下决心,必须振作起来,让妻子好好活着,把孩子扶养成人。

16年来,纪道明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养家糊口。每日三餐,他都按时做好饭菜端到妻子床头。为了不烫着妻子,他每次都不停地试着温度,待冷热合适的时候才送到妻子嘴边;他担心妻子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就坚持每天给妻子按摩;他怕妻子烦闷,每天都用轮椅推着妻子在山间小道上散心;他为了给妻子治病,借钱背债也要买药给妻子做理疗。每当有人问他苦不苦、值不值的时候,纪道明答道:“在一天就照顾一天,一日夫妻百日恩,决不放弃。”

妻子或许感受到了丈夫的爱心,从最初的不省人事中渐渐恢复了过来,她会笑了,还会用只有老纪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邦芝啊,哪里不舒服呀?”妻子咿呀咿呀地回应,老纪就明白了,帮她挠挠后背。“这个菜不好吃啊?”妻子哇啦哇啦地回应,老纪又明白了,下次换一种做法。

妻子出车祸时,儿子年仅9岁,刚上小学三年级,小小年纪,母亲便遭此大难,很难想象这样的境况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心理创伤。纪道明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明白自己就是孩子的全部。每当孩子失落时,他就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每当外出劳作时,他一同带着孩子下地;每晚默默地陪着孩子做作业。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孩子健康成长并考入合肥铁道工程学院,毕业后在铁路部门工作。

2014年,纪道明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帮纪道明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落实了危房改造补助10000元,新建的房子焕然一新。妻子办理了残疾证,按年度享受残疾人补助和慰问金,全家人办理了健康脱贫工程医疗服务证。多项帮扶措施并举,解除了纪道明脱贫的后顾之忧。

2017年,在多方协调下,纪道明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在梅山村租地3亩新建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当年散养黄牛30头、白鹅200只、麻鸭200只,直接增收5万元,不但脱了贫,而且成了全镇闻名的养殖大户。

2019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纪道明申请注册了“纪道明”牌商标,同时又签订了1000只鹅苗的订购协议。到了白鹅出栏的季节,短短几天上千只鹅便销售一空。收到钱款后,纪道明第一时间把代养白鹅的收益交到合作社,将困难群众的入股分红全部发放到位,大家对纪道明十分感激。

生在山村、长在山村,纪道明说,照顾好老婆孩子是他最大的责任,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是他最大的幸福。

(据中国文明网)

纪道明给瘫痪的妻子喂饭

纪道明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建起的黄牛养殖基地

新闻推荐

高压线上 安徽拿了个世界第一 完成世界首次±1100千伏带电作业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郑茹)10月31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境内,电力工人在111米高空完成世界首次±1100千伏特高压...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