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 舒城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市场星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如何构建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平台经济模式如何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分类施策对于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2018年5月25日下午,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论坛”如期举行。500余位国内外政企精英、科研院所权威专家、投资机构领导嘉宾围绕“智造共享 聚创未来”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最前沿的观点。    

汇聚全球智慧 共话“集群发展”

技术推动+集群构建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在论坛上表示,集群的产生既可以直接打造,也可以通过集聚的方式提升发展而来。“产业集群不同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多呈现出同类企业扎堆、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交叉交流等特征,产业集群则是相关企业形成的有机体,能够互补共赢共存,产生良好的产业生态,有利于创新。”

“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技术推动,一方面是集群构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人工智能+制造业’,充分发挥制造业交叉、融合、共赢的特性。”朱森第说,产业集群的构建要有主导产业、产业生态、服务平台、环境氛围、创新活力五个关键要素,同时也要有“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蓝绿相间、筑巢引凤、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技术引领、有序发展”的先进理念,这样产业集群才能够不断发展、不断演进。

集聚≠集群 产业集群实现1+1>2

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和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分别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中国模式》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及产业地图》两大重磅研究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黄路明在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中国模式》时说,集聚和集群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集聚,而是需要一个集群,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所谓1+1大于2,就是企业在集群里可以获得成本降低、专业化分工、效率提升。”黄路明说。

在发布《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及产业地图》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说,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有高新、高端、高效三个主要特征,基于这些特征,研究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第一就是价值链的控制能力,第二是空间集聚的能力,第三个就是自主创新的能力。”

聚焦三大特色产业

舒城发展步入快车道

通过技术推动和集群构建,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也为县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以安徽舒城为例,自2016年华夏幸福与舒城县政府签约合作以来,舒城产业新城从启动、规划、开工到建设一路稳扎稳打,产业发展及承载力持续提升,正逐步成为产业配套完善、集群优势凸显的产业聚集高地。

截至目前,舒城产业新城围绕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三大主题,累计引进签约项目30余个,总投资额近120亿元。

构建主导产业,促进产城融合

舒城产业新城位于舒城县杭埠镇,处于安徽省政府20公里聚核区,是合肥都市圈的经济枢纽。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打造“长江科技转化中枢,合肥文化休闲高地”。

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在本次论坛上提到,合肥在过去十年里之所以发展很快,更多的是一些前瞻性的布局,在面板、集成电路、汽车等,搭上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车道,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舒城产业新城正是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为主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以整车及专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床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除了推动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新城将以面向合肥都市圈为规划理念,融入大区域路网结构,规划打造“东城西产、一核双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依托京台高速合肥南向发展,以古镇文旅资源(三河)、水乡本底特色集聚人气,充分挖掘杭埠的城市价值。

不仅如此,新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以“保护生态本底、融入区域绿道网”为原则,共建“城河共生、城市田园、低碳社区”的生态全貌,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宜居宜业、朝气蓬勃的“幸福之城”。

打造高新、高端、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依托合肥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舒城产业新城,围绕京东方、长鑫、联宝等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聚焦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三大产业模块,重点引入面板、芯片封装测试、显示模组组件、智能终端整机应用等,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劲、龙头企业主导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的总投资5亿元的集成电路封测项目,建设以SOP、DIP、SOT等技术路线为主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预计2018年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投资1亿元的卉清智能电子元器件研发及生产项目,主要从事智能电子元器件如电子元件、线束等生产,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亿多元。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将是未来的趋势,依托合肥及杭埠现有整车及配套资源,舒城产业新城以落户新能源汽车专用车整车为切入点,加快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配套引进;同时与国内知名整车企业合作,向乘用车领域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全产业链生态圈。目前,南德汽车已经投产,主要生产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物流车等。此外,总投资15亿元的加中新能源汽车车身生产基地项目,主要从事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焊接及模具、检具的设计与制造业务,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安徽岳森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装置项目,首年投产将达到180万套自动调整臂的生产能力,产值2.7亿元;至2021年,该项目预计达产500万套自动调整臂。投资4亿元的一航汽车维保设备项目,将为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长安集团提供配套。

同时,舒城产业新城积极实施多元化的支撑举措,全方面配套、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为此,打造了电子信息港,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配套园区,致力于引入轻量化生产及研发办公等企业。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打造高新、高端、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舒城产业新城将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立足合肥 等位承接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发展方面,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城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主动承接合肥中心城区的产业外溢,与合肥现有的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补链”,引领合肥南部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崛起。

目前,合肥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家电、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基地。舒城产业新城将寻求等位承接合肥产业溢出的机会。

“十三五”期间,合肥提出打造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举措,因此必将进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承载力要求也将全面提升。

而合肥西部、西南部的高产开发区已面临土地稀缺与成本上升的挑战。像胜利精密,以前主要生产基地在合肥,现在已经搬迁至杭埠了。位于合肥正南30公里的舒城产业新城,凭借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交通配套,充足的发展空间,合理的发展成本,良好的政策导向与支持,科学的发展规划成为产业转移最佳高地。

新闻推荐

从杭州茶博会看徽茶突围“三步走”

■本报记者张玉芳5月1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安徽省共有86家企业代表全省945家茶叶龙头企业和2194...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