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近·关注村里又响起了广播声

安徽日报 2014-07-16 21:46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陈胜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7月12日清晨,舒城县千人桥镇的“千人之声”农村广播又准时开播:汛期上山,要提防泥石流;看好孩子,不要下河玩水……“好多年没听见村里的广播响了,最近村里重开了广播,听起来就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格外亲切。 ”75岁的五里桥村村民刘真朝老人站在自家门前,手搭前额,眺望着挂在电线杆上的喇叭,“农村广播好呀,宣传富民政策,介绍科学种田知识,通知老百姓办事,电视、手机都比不上它。 ”

曾经在村里回荡的广播声,似乎已是遥远的记忆。从上世纪80年代后,舒城县不少乡镇的农村广播逐渐淡出村民的视野,没有了声响。 “广播虽然看上去显得落后、过时,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在今天的农村,广播依然大有可为。 ”舒城县万佛湖镇宣传委员张先平说,作为与基层群众最为贴近的媒体平台,广播更能发挥面向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具有电视等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作用和优势。

今年3月,舒城县千人桥镇、万佛湖镇等21个乡镇重新安装上了农村广播。万佛湖镇出资20多万元,在各村民组的主要路口和中心村庄,安装了50多台无线广播小喇叭。全镇每个村都拥有播音室,播音员主要由年轻的大学生村官担任。然而,村民对重新响起的广播一开始并不欢迎,开办“土电台”以来的经历,让春秋乡大学生村官朱敏感觉像是坐上了过山车。朱敏告诉记者,起初,一些村民纷纷投诉广播太吵,要求关掉,“我们只好把音量调小,后来又把喇叭调整了方向,但有些村民还是不理解,有一次我们发现居然有村民把广播线给剪断了。 ”

在村民的质疑和阻碍中,农村广播艰难地探寻着出路。“播了几个礼拜后,我发现当播出对农村生产生活有用的信息时,村民们开始坐下来认真听了,如健康知识、天气预报,科技兴农知识等,老百姓都很欢迎。”渐渐地,朱敏摸出了广播门道,有了自己的体会。今年春季,一处山场发生火灾,朱敏拿起广播话筒通知附近村民赶去扑火,不到10分钟,100多名村民赶到现场及时将火扑灭。 “如果用电话一个一个通知,哪有这个效果呀。 ”朱敏感慨地说。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早上好,欢迎收听我们的‘乡里乡音\’。 ”每天,万佛湖镇沃孜村的杨长发老人都要来到村头,聆听从电线杆上无线喇叭里传出的广播声。“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不习惯,但现在我发现这小喇叭用处不小啊,从政策宣传到天气预报,什么都有,实在。 ”杨长发说。

“传达政情政策更方便,村民获得信息更快,重新开播的农村广播效果很好。 ”张先平介绍,广播刚刚恢复,现在镇上每天播放一期专题节目,内容主要是镇上的工作安排、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信息及好人好事,听到自己身边的亲戚、邻居和熟人上了广播,不少村民感到既新奇又高兴,听得可认真了。张先平表示,今后,镇里还要推出一批有效果、群众喜爱的节目,把农村广播办好。

新闻推荐

舒城童车网上俏销

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排名中,舒城县以15.96分排名全省县域网商指数第一。该县现有童车童床及配套生产企业60家,是全国四大童车产业集群之一,份额占全国近30%,从...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