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学生家门口找到“金饭碗”舒城小伙王欢弃读研究生回乡创业当“猪倌”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3-05 13:36 大字

[摘要]舒城小伙王欢弃读研究生回乡创业当“猪倌”

初见王欢,是春节前几天的一个夜晚。那天他的孩子刚满月,而他却在20多公里外的养猪场里,顶着零下三度的寒风,赶着十几头猪过磅。个头不高,身上落满饲料粉尘,书卷气未消,眼角还漾着乐观的笑,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地道的饲养员两年前拒绝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回乡养猪;谁又能想到,仅仅两年,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就把一片荒草岗变成了全县数一数二的养殖场。

2004年,王欢以超线50多分的成绩从舒城县百神庙镇金桥村考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4年间,他不仅奖学金、三好生、优秀干部等荣誉拿了一箩筐,还长期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由于品学兼优,2007年毕业前,他获得保送读研究生的宝贵名额。就在似锦前程展现在眼前时,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老家养猪。

“城市再大,却不是我理想的天堂;家乡再穷,却有我创业的土壤。 ”王欢说,几年的城市生活,让他感觉到,在繁华喧闹的背后,更有不少功利、浮躁和无奈。 “读个研究生,找个稳当的工作,然后顺理成章评职称,处心积虑地想着升职。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想自己去创业,然后带动家乡更多人致富。 ”当他把想法告诉家人时,父母和亲友们都惊呆了。

其实王欢考虑更多的是现实:父母经营着一家编织袋厂,手头有些资金;家乡闲置土地和劳力不少;自己学的就是畜牧专业;国家对农业项目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我觉得养猪很适合自己,决不是冒险。而且,我从小就能吃苦。 ”

“这孩子从小就干农活,确实能吃苦。上了大学,还经常在餐馆打工,拿的工资和奖学金足够生活费了。有时打工忙到凌晨,进不了宿舍,就在外面的长椅上睡觉。 ”憨厚而又谨慎的父亲王明松尽管极不情愿冒险投资养猪,但毫不怀疑儿子的吃苦精神和韧劲。

父母掏出了原本给王欢在城里买房子的钱,又东借西凑了几十万元。场地选在了村旁一处100多亩的荒草岗。规划、施工、进种猪、配饲料……王欢起早摸黑,和父亲、叔叔一起建设自己的创业园。

艰辛往往比想象中更真实。建猪舍时,钢筋、电线放在野外不放心,王欢每天都陪父亲睡在工地上,一顶小蚊帐难挡盛夏的蚊虫。 “床太小,我躺着,他就要侧着,天一亮,两人都叮了一身包。 ”王明松回忆两年前的情景。

“这是我的‘包厢\’,为的是夜里每隔3小时就要放小猪去母猪圈里喝次奶,半个多小时后再赶回来,这样可以防止小猪被母猪压死。 ”王欢指着猪舍里一间小屋笑着说。 “包厢”大约10多平方米,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脑,还有各种书籍资料。只要是母猪下崽期间,他都要睡在这里。 “所以,时间长了,我身上有股子‘猪味\’。 ”他开着玩笑说。

但有些困难单靠吃苦是解决不了的。养猪最怕疫病,一次,猪生病了,王欢整夜睡不好。观察病情、做病理试验、查资料,都不见效果,最后他带着病猪标本找到母校的专家。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探索总结,他掌握了一套有效的疫病控制技术。为了让乡亲们都富起来,他毫无保留地将养殖和防疫技术传授出去。去年夏天,另一位养殖户家40多头猪突发高热病,王欢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诊治,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市场风险也是不易把握的,令王欢欣慰的是,自己的执着和钻研,加上父亲和叔叔的谨慎把握,养殖场两年来不亏反赚,现在已发展成占地150多亩、场房面积3800平方米,存栏母猪16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3000多头的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王欢个人也成为六安市科技创业的先进典型。

“再回首,我心依旧,再回首,我心无悔。 ”这是王欢大学毕业时的留言。如今,他正以忘我的努力为这句留言作最有力的证明。 本报记者夏朝阳

新闻推荐

相识·相知·相交

我与《安徽日报.农村版》可谓是老朋友了,我也算是 《安徽日报农村版》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2001年看到《现代农村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前身),从相识、相知、到友谊,我与这张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