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徽派直言作家要回答时代提问 陈家桥:故乡是归宿也是出发点

新安晚报 2019-11-13 11:09 大字

省作协副主席、70后代表作家陈家桥日前做客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直播,从自己正在创作的《时代三部曲》切入,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他直言,一个热爱写作的人要做到“君子慎独”,既要能感受到过往如一棵树一片稻田的坚韧生命,也要勇于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提倡更新的语言更新的形式和更新的小说文本,当然,这一切要有根,那个根就是既是归宿也是出发点的故乡。

A作家需要回答这个时代的提问

徽派:先跟我们聊聊手头上正在创作的《时代三部曲》吧!

陈家桥:《时代三部曲》的三本书之间是有关联的,我个人觉得写作还是要有计划一点,告知公众的一个作品计划,对作家本人也是一个倒逼。怎么说呢,每个作家创作不同,这个题材对我来说消耗的体力比较大。希望通过三部作品展现百年变化,第一本《红星闪闪》讲述一个从六安走出的红军老战士的革命生涯,《波光粼粼》聚焦淠史杭工程,第三部《蒸蒸日上》展现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变化。用小说的方式把这些记录下来。

徽派:其实之前会觉得,这个三部曲会是一个主旋律和命题作文,但您也说这里面牵扯到故乡和童年?

陈家桥:故乡,以前写作也提到过。人到中年,看事情的视角和心态都平和了很多,包容性更多。这时候再看故乡,视角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小说是艺术的真实,是不是一个命题作文——实际上真的不是,人到中年以后自发观照童年和故乡,还有就是对社会现实的把握能力都有变化。这次不同的是,我倾向于从个人化的角度去写个性化的东西,上了一定年龄以后,每个人的写作都是和社会、和主流结合很紧密,你要回答时代的提问,生活变化背后的逻辑,为什么?我还是很乐意去写。而且写的过程中,我的写作的方法和角度,写作带给我的新的体验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最好的写作是适合你的、自然的,不能强行写你陌生的东西,真实自然流畅是共有的。

徽派:麦家的《人生海海》也说到童年经验,这对作家的意义在哪里?

陈家桥:很多人提到童年对作家的重要,童年的经验积累和印象,有些时候并不是发生在实际的客观的逻辑的瞬间,而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潜意识和经验更丰富的时候,都是童年经验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有时候大家说你很先锋,又说你很城市化,现在又写乡土的东西,有些跳跃是吧?在不同的材料之间,文本上会产生新的东西,我快50岁了,再把童年视角拉回来,和你青春期写作的乡土印象是不同的。有了城市经验和现代性,反过来看乡村,我们承受的对命运改变带来的痛苦、荣誉、幸福、挣扎和融入,整个过程很丰富的。你刚才说到的麦家也是,不同作家在不同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写到童年和故乡。

B作家要有自觉要做到“君子慎独”

徽派:那您对故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三部曲里第一部,好像有您外祖父的影子。

陈家桥:《红星闪闪》写的老红军战士的传奇战争经历,这种作品很多,我希望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书里有我的外祖父的影子,他当年确实是红军战士,很普通的战士。问题就在于如何挖掘普通战士的传奇性,突出闪光的东西。我小时候,外祖父有一次放炮仗,他在手上就把炮仗炸了,当时觉得他胆子很大,给我的震动是非常大的。而且我想,因为他生活在六安农村,特别朴实,讲的话,给人的感觉,您不去点他触动他,他永远像一棵树一片稻田,真诚,内敛,朴实,自尊,这些品质在我老家的老年人身上非常普遍,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一个村庄的人。今天富足的生活,离不开农村的付出。过去的年代,理想道德情操,身上坚韧的东西,是人的底色,对我是非常大的教育。

徽派:写作对您意味着什么?

陈家桥:写作和构思的过程中,写小说本身也是自我教育,完善你的人格。作品写得怎么样,交由读者判断,但作家要有自觉,要知道写作承担的作用,古人说君子慎独,就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品性,始终有一双眼睛在观照着你。我这次写三部曲不论是主旋律写故乡,还是现代性表达,都是在完成,通过写过去的事思考提升自己。中国现在是巨变的社会,是开放的,现在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又是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而作家永远要面对这种情况,你写出来就是你的故事,作者的印记、思考和观点。实际上对作家来说,才华重要语言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感受力。

社会越丰富越宽容越有腾挪空间

徽派:感觉您老提到人到中年,而且满怀感恩的心?

陈家桥:我很羡慕新一代的小说家,譬如大头马,他们的写作很尖锐很锋利,比如《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反讽啊,不畅销,还教你怎么写。社会越丰富越宽容,整体越大的时候,自由度越高,你越能腾挪。人到中年,潜在的意思,年纪大不构成真正的危机,关键是不因为形式的落后产生危机感。我们都是城市里熟悉的陌生人,过去的城也不是现在的城市,有人说合肥可以说是过去十年国际上走得最快的城市之一,困惑在于,这些变化激荡不断压到你身上,是不是还能让你自己通畅顺利。中国文学包括小说,总在某个阶段、时间点面临一个拐点,突然发现小说的美学,故事打动人的点会悄悄发生变化。贾平凹当然还在写,更好的作家更年轻的作家会突然更重要更受欢迎。

徽派:您身上有70后代表作家的标签,您自己有什么新的思索?

新世纪以来,小说本身来讲,写大故事的在慢慢消解下降,表现形式网络化,人物关系在调整。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作家和80后不一样,70后还有过去叙事的集合,这一代作家承担着这么一项写作上的责任和面貌——勾连了上一代人,寻根文学、伤痕文学、先锋文学,再过渡到网络写作、市场化写

作、国际化写作,几个板块之间

过渡作用。70后有可能在未

10年会出相对比较大的

作品。我是写得比较多

的,所以也会被诟病,写

得粗糙,实际上跟每个人

写作风格有关系。

作家可以写一些小

的东西,也应该有更具有

时代感的题材,故乡和乡

土,是写作虚构的过程中

支撑你的基础,没有童

年和经验,你就是生活

在城市的普通人,你背

后的根和绳子还会断,

你会飘。故乡是归宿,

也是一个出发点,让你

不断往前走,有一个坐

标背景,也是参照,一个保障,一份给养。

徽派:这么多年您也一直不辍笔,一直爱小说这块,小说文本对您来说很重要?

陈家桥:很多人写很多,涉猎门类很多,我基本是小说,百分之九十五是小说。纯粹是个人兴趣,就是觉得小说特别有意思。小说本身题材写法上的追求的巨大区别,足以满足我。没有文体比小说更好,更能呈现纸上的历史感。当然中国人说诗言志,评论啊都可以,优秀的电影文学也是。但现代社会,没有比小说更能说明生活的。小说是世俗的,和生活挂得很紧的,越世俗越有智慧,《红楼梦》讲的就是世俗生活,但有大智慧在里面。靠近真理,靠近极限,有些人通过道德有些人通过艺术。好的小说,采取的形式要新颖一些,小说的有趣和意味远远胜过那些说教,要内置在故事里,外在的形式让人能接受而且自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文薛重廉/图

新闻推荐

婆媳也连心

六安郑花荣吃饭的时候男人不停往女人碗里夹菜。几十年的夫妻了,女人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男人平日一向大大咧咧,不知...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