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让老区好生态变成“金饭碗”
车行六安,满眼皆绿。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能佐证这一切的是详实的数据:5年来,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1.9%,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一,贫困发生率由13.84%降至1.79%……促成这一变化的缘由是什么?答案是新理念扎根、新要素集聚、新体系引领、新风尚带动、新引擎推进。
守住好山好水,擦亮农业“绿色”底色,这一新发展理念已在六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扎根,该市乡村产业布局也在向优、向绿转变:在500里茶谷,70万亩茶园形成年产值27.5亿元的大产业;在江淮果岭,林果面积发展到45万亩,仅鲜桃产值可达12.8亿元;在西山药库,30万亩中药材带动30万农民增收;在淠淮生态经济带,稻渔绿色种养面积达66万亩,位居全省第一;休闲农业去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从业农民人均收入达2.8万元。
近年来,六安市将先进要素注入农业,用先进技术为农产品种植保驾护航,地处江淮分水岭的江淮果岭已经变成农民的“分红岭”。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打通产业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民不仅是农产品生产者,更成为现代产业参与者、受益者。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让农民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不但要生活好,还要风气正,这种新风尚培养出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有了党支部,致富更有谱!”六安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还得益于一个新引擎的推进,那就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农业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老区的红色基因,也让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着旺盛战斗力。正如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所说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六安的实践证明,乡村要想快速发展,须臾离不开党组织这个火车头。”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下列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办法》等法律...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