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英记\’与香港‘英记\’没关系”
讲述人:卢章雄(89岁,澳门英记茶庄掌柜,现居澳门)
1938年,我只有10岁,因为日军侵华,我跟随母亲从广东顺德大良的老家走难到澳门,投靠我的堂哥卢涛,在英记茶庄帮忙。澳门英记茶庄的创始人就是卢涛,我走难来到澳门的时候,他已经经营英记茶庄三年多了。
我刚来澳门时,当地专营茶叶的茶庄数量很少,规模大的就是“祥珍”和“英记”,另外还有一些既卖茶叶又卖香烟的杂货铺,比如“正兴”“正兰”等茶庄。当时,我们茶庄销售茶叶的品种很多,包括龙井、铁观音、六安茶、普洱、六堡茶等,其中六堡茶的价格最便宜,云南普洱当时的售价是六堡茶的两倍多。在我看来,六堡茶和普洱茶口感相近,只不过普洱茶名气更大一些,我们当地人还因此把六堡茶当做“经济普洱”。
当时,澳门还没有什么茶楼,都是一些小茶棚和小茶寮,工人上工前就去这些茶棚茶寮里吃东西,然后喝茶消食。因为当时澳门的工人比较多,所以这些小茶棚和小茶寮的用茶量也很大,而且用很多低价的六堡茶。当时这些小茶棚和小茶寮都是一包包地要茶叶,每包大约几斤重,用完了又来要货。三水(澳门一个地名)当时很偏远,有很多工厂和茶寮,我经常去那里送货。另外,当时澳门许多普通居民家庭也会来英记茶庄购买茶叶。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曾经回了一趟顺德老家,发现当地已物是人非,没有什么活计了。于是,我又回到澳门,回到“英记”跟堂哥做茶叶生意。
以前的六堡茶都用大竹箩装,我们收货时,茶叶已结成一大块。这些茶叶在门店散卖时,我们必须先把整箩筐的六堡茶凿碎,再将它一点点掰散后才能卖。以前,英记茶庄最多的时候有10个工人,其中有制茶师傅、送货工人,也有专门负责凿碎六堡茶的杂工。工人用斧头把六堡茶劈碎后,两个女工就把大块的茶叶放在竹制蒸笼里,在灶头上一层层地叠起来蒸。茶叶蒸过以后就软了,制茶师傅将它们抖散开来,按不同档次归类。茶叶晾干后,就可以放在门店出售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的茶楼酒楼不断增多,我们也卖了很多六堡茶给那些茶楼。卖给茶楼的六堡茶,我们一般不会凿碎,而是用板车直接运给对方,茶楼有人会对茶叶进行再加工。那时候茶庄的茶楼客户中,买六堡茶最多的是远来茶楼。也有一些像“冠男”“六国”那样的茶楼,要求我们把茶叶加工好再交货。当然,对方会支付额外的加工费。这时,我们的制茶师傅就要用大蒸笼把砍碎的六堡茶蒸软打散,等晾干以后再由女工分装入袋,每十斤左右装一袋,这样茶楼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我记得1950年之前,我们加工制作的六堡茶曾运往香港销售。
1950年以后,我们仍然经销六堡茶,但订购茶叶的模式已经改变。澳门街上出现了“茶叶经纪”,这些经纪人多数从香港过来。我们选定茶样后,对方就会从香港把货发给我们。1956年至1966年,我们曾向代理内地茶叶出口澳门业务的南光公司进口茶叶。后来,南光公司想将茶叶进口代理业务交由有实力的商家负责,也曾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堂哥因为年纪大等原因,没有接下这个茶叶进口代理权。1966年,南光公司把这个代理权交给了华联茶业公司。在这之后,我们茶庄主要从香港入货,香港的“元亨”“东荣行”“永生祥”等茶庄一直供货给我们。那时候,由于六堡茶比普洱茶便宜,因此澳门很多茶楼虽然使用六堡茶,但其中不少商家把六堡茶当做普洱茶来卖。
澳门英记茶庄与香港英记茶庄虽然同名为“英记茶庄”,但两间茶庄没有任何关系。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商标注册一说。刚开始时,澳门“英记”有很多股东,我堂哥卢涛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股东们逐渐退股,最后就剩下我堂哥一个老板。后来,堂哥把股份交给我,让我去澳门中华总商会登记注册。1976年左右,我堂哥去世,之后,我正式接手经营“英记”。那个时候,由于进货渠道等原因,我们逐渐不做批发,而改做门店零售生意。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一直经销六堡茶。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澳门和香港都很难找到六堡茶的货源,我们也进不了货。尤其是1989年和1993年,澳门两次遭遇大水灾,我们的茶庄也被淹了,由于转运不及时,储藏在店内的旧六堡茶全部毁于一旦。如今,只剩下当年用来砍凿六堡茶的斧头和铁钎。之后,我们不再卖六堡茶。
现在,整个澳门的老茶庄只剩十月初五街里的“英记”和“华联”了。
新闻推荐
讲述人:黄鹏绪(66岁,现为六堡茶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曾任英皇酒店管理公司顾问、中国海外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居香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人习惯到茶楼喝茶吃饭,当时的粤式茶楼很多。现...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