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酱油尿” 蚕豆惹的祸
[摘要]5月儿童医院收治18例蚕豆病患儿
本报讯 2岁男孩嘉嘉吃了小半碗蚕豆之后,全身发黄,小便颜色跟酱油一样,送到医院后才知道患了“蚕豆病”。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屈丽君介绍,眼下正是蚕豆上市的季节,最近蚕豆病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5月份以来该院已经收治了18例蚕豆病患儿。
患儿嘉嘉家住合肥,上周末,嘉嘉和爸爸妈妈去六安看望爷爷奶奶。午饭时,嘉嘉吃了小半碗奶奶从菜地里新采摘的蚕豆。第二天早上,妈妈发现孩子脸色发黄,眼白也有些发黄。“主要是孩子的小便颜色吓到我了,像隔夜的浓茶那样的红褐色,又有点像酱油色,颜色很深。”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医生结合孩子有进食蚕豆的病史,以及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很快做出了诊断:蚕豆病。
屈丽君介绍,蚕豆病多发于身体中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人群中,在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易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称为蚕豆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在每年4—5月蚕豆成熟季节时发病最多,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24小时突然发病。患儿嘉嘉正是因为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所以在进食蚕豆后出现了急性溶血,身体中的红细胞大量破裂,血红蛋白经过尿液被排出体外,成为“酱油尿”,并出现急性重度贫血引起的面色苍黄、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昏迷、惊厥等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大约10%的儿童会缺乏这种酶,其中30%~40%因为遗传,还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加症状会缓解。蚕豆病症状轻微的话,往往会被忽视,无需治疗也可能会好转,但是严重一点的,小便会呈酱油色甚至红色。”屈丽君介绍,血常规检查显示,嘉嘉的病情比较严重,入院当天血色素只有54g/L(正常儿童为110—160g/L),为重度贫血,非常危险,而且因为溶血导致白细胞猛增到了27×109/L(正常是4-10×109/L)。在医生的建议下,嘉嘉住进了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接受输血、保护肾功能等治疗。
屈丽君提醒,现在的新生儿筛查计划中,有测试体内有没有G-6-PD的项目,如果有这种酶,可以放心给孩子吃蚕豆。如果明确知道孩子体内缺少这种酶,那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首先是不吃蚕豆,也不要去接触新鲜的蚕豆和盛开的蚕豆花。医生提醒,初夏季节是蚕豆病高发季节,家有小宝宝又不确定孩子是否缺少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家长,在第一次给孩子吃蚕豆时应尽量少量,并注意观察孩子身体有无异常反应。
(王炜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昨天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闭幕,通过了多项人事任免。会议任命张棉为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任命陶芳德为安徽...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