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烧高香”成为高考法宝□梁好
2015年6月1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近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不断涌入“神树”所在的窄巷中,赶在零点时分抢拜“神树”,抢烧高考前最后一个农历十五的头炷香,祈求孩子在高考中博得高分。(中国新闻网 6.1)
六安毛坦厂中学,这个被称之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航母学校,历年高考前后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诸如“万人送考”的壮观场景,如今又有家长“烧高香”为学子祈福的闹剧,事实上,家长的愿望是十分单纯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高考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烧高香”实质上也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而烧香祈福的闹剧,并非毛坦厂一所学校所独有,在一些高中学校,甚至出现老师带领学生集体跪拜孔子,磕头烧香、放鞭炮的类似事件。
当高考需要“烧高香”祈福,教育需要与封建联姻,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烧高香”有用吗?除了心理安慰之外,是否也说明高考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呢?的确如此,在现实教育中,确实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平时成绩优异,但是,一旦步入考场,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论如何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考取骄人的成绩,从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一考定终身”让不少学生失去了发展的前景,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当这种偶然性客观存在,学生及家长无以改变之时,他们便寄希望于超自然的能力祈佑,在“神树”面前“烧高香”,亦是如此。
如果说“烧高香”是一场闹剧,而促成这场闹剧的则是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一分之差,天壤之别”不是笑谈,而是残酷的现实。理性地讲,一分果真能够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巨大差距?就能证明学生发展潜力的巨大差距?再进一步讲,仅仅靠分数能代表学生能力的巨大的差距吗?显然不能,必要的学业水平不可少,但是,高考成绩对学生学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反映毕竟是片面的,对学生诊断也是残缺的,选拔优秀的人才不仅要看学业水平,更要看其综合的素质与能力。但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着“一考定终身”,“分数高于一切”,对此,学生以及家长无以改变,他们只能逆来顺受,而选择“烧高香”祈福,又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层面已经对高考制度实施了全面改革,统考变选考,英语推行社会化考试,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等一系列的改革,彻底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而仅靠“应试教育”也绝不可能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这样的改革设计振奋人心,更将从源头上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僵局,还教育一个理性的艳阳天。
新闻推荐
章卫国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张27年前的准考证,这是一张不寻常的准考证,它是“一九八三年军队院校招生统考(南京部队)准考证”。每当看到它, 27年前发生的一切又展现在我的眼前,心中总有道...
六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六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