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用上新技术

安徽日报 2019-10-30 07:08 大字

“感谢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让我终于和失散的儿子团聚。”金寨人黄某的父亲激动地说。黄某是一名聋哑人,2010年,他与同乡一道去上海打工,返程路上在上海火车站附近走失,于2015年流落到铜陵市,被铜陵市流浪乞讨救助站救助。多年来,苦于无法沟通交流,他回家之路一直没有成功。2018年,铜陵市公安部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成功比对出金寨县有一名与黄某相貌高度相似男子,经进一步核实,果然就是现在的黄某。离家八年后,黄某终于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了,也成为铜陵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寻亲的第一人。

近年来,铜陵市救助站在做好收留人员日常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推进救助寻亲工作,特别是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寻亲工作中,大大提升了寻亲成功率,帮助一个个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回家的路。

据市救助站负责人介绍,救助寻亲工作有户籍查询、口音辨别、站际协作、实地走访、互联网发布等多种技术手段,但对于因智力障碍或精神残疾无法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员效果有限,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优势明显。市救助站归纳总结出了“三个立即”工作方法:一是立即发布寻亲信息,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微信朋友圈等发布寻亲启事;二是立即报公安部门采集人像开展人脸识别,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三是立即采集DNA血样报刑侦部门录入打拐和走失人员库滚动比对。自2018年以来,该市救助站成功寻亲26例,其中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寻亲占57%。

新闻推荐

强化党建引领 提高履职质量 金寨县政协主席 王际洲

近年来,金寨县政协党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活动载体,创新履职方法,收到了...

金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金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