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父亲是盏灯 □闵 俊

蚌埠日报 2017-12-14 15:09 大字

下班回到父母家,打看门,看见父亲坐在沙发上,正给两岁多的小孙女读故事书。对于已经66岁的父亲来说,带小孙女是他退休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用父亲的话说,小宝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和她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心。

儿时,父亲经常也是这样,坐在椅子上将我拥入怀中,带我看小画书。父亲就是一本书、一棵树、一座山,为我撑起一片天,教会我许多许多。

父亲年轻时有一段时间迷上了下象棋,为了自己的爱好,把并不太喜欢下棋的我硬是教会了。只要有时间,我们父子便会杀上几盘,时间久了父亲再也不是我的对手,我还为此经常调侃父亲。

有一次在火车上,闲来无事的父亲从包里拿出一盒象棋,让我陪他下一盘,年龄尚小的我只顾着坐火车时的兴奋,哪还有下棋的心境。

最后说好“条件”,父亲摊开棋纸,我们开始对决。很快2比0结束战斗,不仅在火车上不用再下棋了,父亲还输给我一副“牛角”制的双面象棋。

前几日,陪父亲小酌几杯,父亲再次和我聊起那些年的故事。

1968年12月,17岁初中毕业的父亲,从金寨县古碑区“下放”到他曾经生活过8年的老家——金寨县船板冲公社河心生产队。

去下放地报到的那天,父亲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行李箱,里面装着换洗衣服和书籍,另一头挑着两床被子和一把锄头。父亲先是步行近30里路,来到梅山水库上游的码头坐船,到梅山镇的青峰岭下船,再走近25里路才到河心生产队,就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

房子有了,可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父亲先是找来两个树杈埋在地上,又找来两根竹竿一头插在墙里,一头担在树杈上,再找来一张用竹子和麻绳编织的凉床,担在两根竹竿上,上面铺上稻草,再铺上一层薄薄的垫被,这便成了父亲劳作一天后的栖息之地。

在邻居的帮助下,父亲又支起了一个灶台,买来一口锅,请长辈木匠帮着做个锅盖,加上邻居送的一坛咸菜,便有了父亲第一次做饭的经历。

父亲当时一顿能吃三碗米饭,于是他便挖了三碗米(糙米),放在锅里煮,然后满心期待的等在锅边准备享用。可是,眼看着锅盖都被撑起来了,整整煮出了一锅米饭,还一股糊味,这下可愁坏了。随后喊来邻居帮忙,打开锅盖一看,一锅米饭下面一层厚厚的黑锅巴,已经糊了,中间是红色的,上面一层还夹生。邻居把还能用的一部分重新加工一下,剩下的只能拿去便宜了一群猪。

父亲“下放”十个月后,正赶上工厂招工和部队征兵同时开始,一次报名,双项选择。父亲很快通过了体检和政审,选择去当兵。

当爷爷的老朋友、当地的人武部部长知道此事后,把父亲叫去谈了一次心。他向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家姊妹6个,你又是老大,家里负担很重,你去当兵离家又远,不如进厂当工人,还有工资,能帮家里解决不少困难。”

1969年11月,父亲成为金光机械厂轧钢车间的一名工人。从此,父亲每个月的工资都尽量攒下来,等到回家时交给奶奶,以解家中燃眉之急。

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很忙很忙,出差也多,经常都是母亲在家带着我。由于父亲在工作和学习上不懈的努力,1985年,34岁的他就进入了厂领导班子。

父亲有一张骑马的照片,很是威武。在我上学期间,当父亲外出学习或出差不在家时,我就会打开影集,翻到那张照片,想着他在家时的情景、想着他说的那些话、想着他身上的味道,有时也会潸然泪下。

在老家上学时,走路到学校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父亲忙,他偶尔会骑着摩托车接送我。虽然我能享受接送的待遇并不多,却成为我最幸福的记忆。

这么多年父母养育我成人,帮我成家,帮我带大两个女儿,已经做了很多很多。在他们这代人身上有太多的经历、坎坷和故事,是一部值得去品读和回味的“教科书”。

前几年,父亲身体好时,每年都要酿造很多葡萄酒,除了自己喝以外,还送给亲戚朋友们一起分享。现在,父亲有高血压、冠心病,腰部也不是太好,他每天上午买菜、带小孙女玩,下午有时间打打小麻将,吃晚饭时喝两杯小酒,成为他每天的生活。

如今,再仔细端详父亲,背驼了、话少了、脚步慢了、脾气怪了,父亲真的变老了吗?在我心中父亲还是那么魁梧,一双大手仍旧那么温暖。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能修桌椅,会做玩具;他是我心目中的靠山,与我谈心,为我解惑;他是我心目中的指明灯,教我做人,为我照亮前方的路。

现在我也是父亲,我也想成为父亲那样的父亲。

新闻推荐

服务送到家门口 便民惠民全都有——安徽省农商银行全面打造“金农信e家”金融服务室

我省农商银行全面打造“金农信e家”金融服务室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