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新业态 凤城茶业:以茶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8月25日,在凤城茶业香山茶庄园,记者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茶园园主——“金凤城”干烘第六代传承人、山东凤城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金盛。最近一段时间,他正忙着在莱芜区大王庄镇各村进行实地调研,想再流转200余亩土地,建设无性系茶种示范园。“这种茶种抗旱耐寒产量高,我打算将这一片茶园的茶种也全部更换为无性系茶种。”贺金盛说。
“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与茶叶打交道近30年,这是贺金盛对茶叶产业的美好愿望,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凤城茶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最初,贺氏家族老一辈人只是单纯将安徽霍山黄大茶带回来贩卖,随后,几代人不断努力,在本地建设了干烘茶加工车间。1992年,凤城茶业第六棒接力棒交到了贺金盛手中。
贺金盛敢想敢干,在安徽承包了大面积茶园,有了自己的茶叶基地,拥有一个以莱芜为中心,辐射北京、河北、东北等地区的茶叶销售网络。但是,在贺金盛心中一直有个心愿:用北方种植的茶叶打造有代表性的鲁茶,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靠茶吃饭,走上致富道路。
于是,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15年,不顾家人和朋友反对,贺金盛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莱芜区大王庄镇进行二次创业。20世纪50年代“南茶北引”时期,大王庄辖区内香山脚下很多村落有种植茶叶的历史,而且香山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可满足茶叶对土质、水源、空气等条件的要求,因此,香山成了贺金盛的首选。
万事开头难。香山脚下虽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远未达到种植茶叶的标准。土地流转、开荒山、种茶园,贺金盛还在茶园周围种植防护林,安装水肥一体化喷淋系统,营造适宜茶叶生长的小气候生态环境……投资上千万元后,210亩的山岭薄地渐渐“裹上”了绿色。
至此,凤城茶业完成了制茶工艺“从南茶南工”到“北茶北工”的创新,实现了兼容并蓄和创新发展,获得了“山东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也让当地没落的茶产业重现光辉。2019年,凤城茶业被评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功不枉使,2020年,香山茶庄园基地亩均鲜叶收入9000元,凤城茶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2021年,贺金盛想进一步流转200余亩土地,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培育无性系茶种,同时,更要将香山茶庄园打造成“北方武夷有机生态茶园示范区”。
不仅如此,凤城茶业的发展还有望带动当地生姜产业的发展。凤城茶业推出的香山姜茶系列,将莱芜干烘茶与姜一起翻炒,每公斤可卖到300元左右。去年,香山姜茶年销售额达到900万元。贺金盛做过一个市场调研,淘宝、京东等网上红糖姜茶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左右。“红糖姜茶糖分含量高,不适合糖尿病病人。香山姜茶适合所有人饮用,比红糖姜茶的市场还要大。”贺金盛对香山姜茶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莱芜号称生姜之乡,大王庄镇是莱芜生姜的核心产区。贺金盛意图通过香山姜茶的带动,延伸生姜加工产业链条,带动生姜产业深加工,提高生姜的价格和产品附加值,带领当地老百姓一起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希望我的茶产业能为大王庄镇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贺金盛对未来的发展还有一张蓝图:以凤城茶业香山基地为依托,建设茶叶博物馆、民宿、生产车间等,集合茶叶种植、栽培、生产、加工、经营、休闲、旅游、体验、文化、科技为一体,打造生态优美、环境秀丽、交通便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新业态,带动辐射基地周边老百姓就业致富,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杜娜)
新闻推荐
李坦,原名安贫,字淑才,又名李味酸、李履平、李荣贵,1903年生,河东乡李冲洼人。父李少庵,清末秀才,宣统元年在家乡创办传心小...
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