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金寨、霍山受灾群众安置点——饭菜充足,缺水少床需棉被爱心人士欲捐物资可与本报联系
[摘要]爱心人士欲捐物资可与本报联系
霍山下符桥镇安置点食堂内,学校老师上阵为受灾群众打饭打菜。
本报记者许梦源
5日下午,金寨县吴家店镇西庄村的中心小学安置点,40多岁的丁茂辉站在一楼屋檐下,忧虑地望着连天大雨。4天前,因为房屋被泥石流冲抵,他和村民被连夜安排进安置点,到现在也没能回家看一眼。此次暴雨侵袭,六安多地出现严重灾情,本报特派抗洪采访小分队一行4人,于5日上午赶往灾情最为严重的金寨县和霍山县。
金寨县:
泥石流冲抵房屋
安置点缺床少被
丁茂辉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发生泥石流的土坡下面,“1号凌晨,一家子被一声巨响吵醒了,我赶到窗边一看,出了一身冷汗,伸手抱不过来的大树,被泥流卷着,眼看着已经抵到窗户上了!没一会家里就进了水,站的地方都没有。接着村干部们就赶上来,把我们带来这里,还嘱咐雨过去之前绝对不能回家。 ”
安置点的负责人、村支部副书记丁水松介绍,村里许多人家的房屋都被此次泥石流冲抵了。房子虽然暂时没倒,但屋后全是夹杂着山石树木的泥石流,随时有被推倒的危险。 6月30日,村里进行连夜排查转移,将房屋受灾或有安全隐患的村民统一安排到村里的五个安置点。 “昨天路通后,米、面、油和蔬菜都送进来了,目前我们这里水和食物都不缺,主要缺睡觉的床和被子。 ”
而在西庄村东边约五公里的长源村,受灾情况则更为严重。村里的小东湾附近,凶险的泥石流一下带走了五条生命。长源村村主任罗先让告诉记者,村民林作能与其妻子、母亲,都被泥石流卷走,只有家中两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逃了出来,目前也受伤住院接受治疗。在采访现场,罗先让签了份文件,成了这两个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下一步我们会照看两个孩子,等出院后根据他们的意愿,尽量安排到他们的堂叔家里去。 ”
在长源小学安置点,有138名受灾群众在此安置,“吃的喝的都不缺,而且每天都有卫生员上来给安置点进行消毒防疫。但目前比较缺床和被子,大家只能用简单的蛇皮袋和草席打地铺。 ”罗先让说,要是能有大些的烧水设备就好了,村民喝不惯矿泉水,都跑去挑井水回来烧着喝,可是人太多,壶太小,总是有人喝不上热水。
霍山县:
安置点住宿无忧
食物充足仍缺水6日上午,在霍山县下符桥镇党委副书记蒋苹带领下,记者来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庙岗集村。在这里,即便是地势较高的村民家中,进水留下的痕迹也达到一米多高。 “洪水冲毁了7公里的道路和2座桥梁,还有4000亩的良田被淹。 ”望着被淹成湖泊的良田,蒋苹痛心地说:“泡了两天水,这些田都要绝收了,希望雨停后能依托镇里的育秧工厂,尽早进行补苗,减少一些损失。 ”
“田被淹了,家里也进了水,这两天雨小些,我们偶尔回去拾掇一下。 ”住在镇中学安置点的何龙霞奶奶告诉记者,现在这里住得好吃得也好,暂时不用太担心。
在安置点记者看到,学校原本提供给孩子们住校的宿舍,现在都被用来安置村民。每间宿舍放置着12张床铺,挂着蚊帐,床上枕头、被子也都齐全。记者到时正赶上食堂开饭,学校的老师亲自上阵帮助打菜,有豆芽、肉沫豆角和白菜千张等。 50多岁的赵大爷告诉记者,每天饭菜都足够,要回家收拾房屋还可以打一些带走。
“目前这里住宿条件比较稳定,高峰期可以接纳150名群众。”蒋苹说,食物供给也比较充足,就是还需要一些饮用水,因为自来水管被冲坏,池塘里有水都比较浑浊。
欲捐物资可与本报联系
据了解,自6月21日至7月6日,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已多次下拨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受灾群众的需要。如果您也想为灾区人民献一份爱心,为他们提供床、棉被、饮用水或药品等救灾物资,可与本报联系,电话:0551-65179783、65179779。本报将及时为您与有关部门或地方联系对接事宜。
新闻推荐
目前共有36种产品获保护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