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加快推进“健康安徽”建设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6-02-26 09:00 大字

■本报记者 程茂枝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健康安徽”、“医改”等议题成为会场内外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代表委员们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发展、完善“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议,为提升安徽省健康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建言献策。

推进“健康安徽”战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健康安徽”建设也被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合肥代表团李贵华代表建议,省财政部门应设立健康促进专项资金,省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政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健康因素。他还建议,2015-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健康安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每年设定不同主题,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发展。

针对当前居民亚健康状况普遍、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问题,徐培坤委员建议,卫生工作的主战场要从以“治疗为主”转变到以“预防为主”上来,把慢性病发病率、公立医院收治慢性病人数等,作为对卫生部门的考核指标。同时,加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方严、章泽等多位委员也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深化医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打造中医药强省

安徽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全省中药材品种达3578种,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6位。但还不是中医药强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李贵华代表建议,制定安徽省中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纳入《安徽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陈长贵等代表建议,安徽省应抓住契机,制定《中医药诊疗技术保护和发展条例》。

储全根委员建议,省政府要大力促进中医药创新,包括学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乃至产业创新,推动安徽省的健康服务业由医疗卫生向维护民众健康的全产业链转型,由疾病诊疗向养生、康复和养老全面重视转型,由关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向生命的全周期转型,由城市向县和县以下的农村、社区转型。

切实落实“分级诊疗”

来自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邱家玲代表说,2015年推行的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她建议尽快落实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更好地引导病人合理就医,切实实现分级诊疗;取消转诊证明,实行同一种病在不同级别医院报销比例不同,拉大差距,这样既能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又能让病人按自己的意愿就医,减少医患双方的矛盾。

鲍子雨等13名代表认为,分级诊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完善所有的配套政策。他们建议加强社区、乡镇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基层的人才队伍建设,以保证分级诊疗中最重要的网底的基本级;建立以疾病规律为主导,科学界定、建立分级和转诊机制,最大限度确保群众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疗,防止出现“小病养成大病,明确诊断已人财两空”的现象;建立科学畅通的会诊、转诊体系,确保疑难、危重的患者能转入省级大医院救治。

做好“两孩”政策配套

“目前,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妇幼专业人员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学历普遍不高、职称较低、复合型人才特缺等问题。 ”省人大代表、蒙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陈建军建议,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探索县级医疗机构产科、儿科与妇幼机构合并,建立临床+保健类型的妇幼保健院。宣城代表团龚倩代表也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优质的妇科、产科和儿科,鼓励民营资本开办妇女儿童专科医疗保健机构。在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三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开设二孩门诊。

为了应对“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高峰对教育的压力,合肥市代表团完颜旭辉代表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谋划,在学校布局、学区划分、班额控制、校舍建设、设施配套、师资储备等方面做出长远规划,以免仓促应对。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城市要增加更多的公办普惠幼儿园,农村要力争村村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或学前班。

加强村卫生机构、队伍建设

干阜生委员说,广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院普遍缺少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战线待遇普遍较差,难以留住人才。 “现在在推行分级诊疗,必须从基层抓起,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补助力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来自六安霍山县的郑少东代表建议,应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可按专业技术职称、学历的不同,按层次区别设定;对本(专)科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毕业生和中专以上护理专业毕业生,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3年以上聘用合同的,见习期可执行转正定级的工资标准,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档,皖北及扶贫重点开发县可高定两档。

在村卫生室建设及村医管理方面,鲍丙华代表也建议,要着力完善服务网络,构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一村一卫生室,个别大村一村两室;逐步完善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乡村医生工作待遇;完善保障制度,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强化在职培训,提高乡医从业素质,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1次培训;加强执业管理,全面提升乡医服务水平;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新闻推荐

蒙城防病宣传进村镇近期蒙城县疾控中心组织人员

蒙城防病宣传进村镇本报讯 近期,蒙城县疾控中心组织人员,深入社区、村镇开展 “春季防病知识”巡回宣传活动,同时组织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向居民讲解春季传染病种类、症状及预防措施,现场解答...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