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闯市场先得补“短板”

安徽日报 2014-09-16 18:57 大字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这些政策落实得怎么样、合作社发展还有什么难题,记者深入合肥、六安等地农村调查——

■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李浩

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现在补贴手续比较繁琐,一旦农忙,实在没有精力去跑。 ”

——王为刚农民合作社领办人王为刚

“当前阻碍我们镇上合作社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短缺。 ”

——合肥市某乡镇干部

9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市某乡镇采访,只见阡陌纵横,金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都是我们合作社的土地,有5000多亩呢。”农民王为刚自豪地说。

3年前,在合肥周谷堆从事水产生意的王为刚,看到国家连续出台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认定农业“有发展前景”,就回乡承包700多亩土地,从事粮食生产。如今,王为刚与镇上200多户农民合作,共同经营5000多亩土地。

事业似乎一帆风顺,但他一直感到资金“压力山大”。“每年投入都在500万元左右,全是我们的自有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王为刚告诉记者,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现在这一块是花钱重点,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元。他说,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也没有相关服务,银行不愿意对合作社放贷。“如果每年贷到100万元资金,我的压力就小多了。 ”

提到相关农业补贴,他也有一肚子话:“现在补贴手续比较繁琐,一旦农忙,实在没有精力去跑。根据要求,我要是想拿到补贴,需要提前支付每亩地600元资金和600元押金,5000多亩土地就必须垫付超过600万元的资金,这笔钱实在太大了。 ”据王为刚介绍,他从2011年至今,只拿到过2笔补贴资金,总共3万元。

“当前阻碍我们镇上合作社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短缺。”合肥市某乡镇干部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一些合作社举步维艰;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很难扩大经营规模,许多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匮乏,市场意识淡薄

“咱们合作社,平时主要就靠我们兄弟三人经营。 ”

——吉翔生态农民合作社何子明

“人才和市场意识的缺失,是我们百合种植合作社发展遇到瓶颈的内在原因。 ” ——霍山县农委蔬菜办副主任何家祚

9月10日傍晚,4辆小货车停在霍山县漫水河镇上,等待一批批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百合。今年百合大丰收,霍山每天都能运出40至50吨新鲜百合。可是,百合种植户的脸上却难见笑容。

“以前好的时候要卖到13.8元/斤,今年价格都跌到了1元/斤,真是亏得家都认不得了! ”正在组织农户装车的何子明说。何子明与两个兄弟在霍山县经营吉翔生态农民合作社,承包了600亩土地种植百合。百合价格大跌,合作社经营遇到不小难处,除了市场因素,何子明也发现了合作社自身的人才“短板”。

“咱们合作社,平时主要就靠我们兄弟三人经营。 ”何子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埋头种植百合,也没有市场经营方面的人才指导,合作社的市场一直局限在长三角地区,当百合价格走低的时候,自己只能干着急。

“人才匮乏、市场意识不强,是我们百合种植合作社发展遇到瓶颈的内在原因。 ”霍山县农委蔬菜办副主任何家祚说。霍山百合种植合作社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大部分没有专业人才,而且入社农民普遍年龄偏大,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有限,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

集中上市、一哄而上、相互竞价,小合作社之间无序竞争,大大削弱了整体竞争能力。 “每年百合集中上市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低,但是到了百合价格真正涨上去的春节期间,这些合作社因为没有冷藏设备,没有存货,反而会错过商机,去年就发生了这种事情。”何家祚说。今年,在县农委的指导下,霍山县几家较大的百合种植合作社,慢慢建起了自己的冷库,打算延长销售时间,更好地适应市场。

新闻推荐

水库边,岗亭上,“剧情”很跌宕

●水库边要建影视城位于合肥三十岗明星水库附近的原皖西化工厂地块将建设“华中影视城”,主拍战争题材影视剧。此外还有欧陆、英伦风格建筑,相关题材影视剧都可在这里取景。【大家都来侃】...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