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伟哉!淠河之水(中)

合肥晚报 2014-06-13 16:49 大字

○淠史杭工程建设总指挥赵子厚开挖第一锹土(资料图片)

淠水在此一分为二

说到合肥和六安的关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总结为“山同脉,水同源,氏族同祖,经济同融,交通同线,资源同享,风俗同流,人文同气”。其中的水同源,只要来到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看一看就明白了。

横排头位于六安市以南20公里处,有诗赞曰:“青山环碧水,绿树映红楼;白鹭蓝空舞,画舫逐浪游。”它的出名始于1958年8月19日,举世闻名的淠史杭工程在这里开挖第一锹土,修建了进水闸、冲沙闸、船闸和滚水坝,将古老的淠河一分为二。一支经过新淠河,即淠河总干渠,一路欢歌,流过六安、肥西,直至合肥人的“大水缸”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另一支在水量多余的情况下,翻过滚水坝,通过老淠河流向淮河。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政治处工作,听原省水利厅副厅长、总局局长高冀生介绍,当初淠河总干渠渠首是想放在老淠河下龙爪的,是曾希圣同志要求淠史杭工程必须全盘考虑皖西、皖中以及皖东的用水,这才决定“走高线”,以便实现引水到合肥和皖东的目的。

当年,老淠河水将这里冲刷成一片荒滩,几行鹭鸶不时地飞过水面,远处是大别山的余脉,风景倒是别致。

但初期的艰苦是难以言表的,民工们自带粮食和铺盖,从四里八乡汇集到沙滩上,用芦席和茅草搭起一座座工棚。开工没有几个月就进入秋季,夜晚的山风凉飕飕的,吹得工棚颤巍巍的。好在大家意识到水利工程是为自己谋幸福的,又恰好赶上大跃进,大家的劳动热情十分高涨。

那时农民上工地还有一个吸引力,就是1个月有12块钱补助。对于一年到头在土里刨食吃的庄稼人来说,全年有100多元钱可拿,也是个不小的诱惑。可以买几百斤大米呢,填饱肚子没有问题。

新淠河刚刚有了雏形,就赶上了1959年的伏旱。横排头的闸门首次打开,沿途的庄稼敞开了喝,第一次在大旱之年获得了大丰收。

第一锹土的开挖者

在新老淠河分流处有一个人造半岛,上面有三个大理石质地的墓碑,其中一个镌刻着“赵子厚”的名字。

赵子厚同志是山西省昔阳县人,1936年,二十来岁的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斗争中在华北战场上屡立战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八路。新中国成立以后,赵子厚同志调到六安专区工作。淠史杭工程上马后,赵子厚同志任总指挥,在横排头开挖了第一锹土。

据见过赵子厚同志的老水利回忆说,他的个子不高,胖胖的,看上去和蔼可亲。工作起来没白天没黑夜,不是在办公室研究工程事宜,就是在工地上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开挖新淠河时,为了选择最佳路线,和技术人员一起勘察、测量,脚下的“千层底”布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有个传说不知是真是假,赵子厚同志后来调到了省里工作,一次,他的爱人到省委大院里的服务社给他做条裤子,在家量好的尺寸:裤腰3尺2,裤长3尺。正要裁剪时,裁缝心里打起了鼓,怎么裤腰比裤腿还长呢。赶紧追出去询问,原来是虚惊一场。

大家在说这个轶事的时候,流露出的是对老领导的怀念之情。

1991年6月,赵子厚同志因病去世。人们感念他对淠史杭的贡献,强烈要求将他安葬在淠河总干渠枢纽工程的源头横排头。

那也是一个夏天,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时任局长杨永成、修志办主任金声等乘车来到横排头为老首长选择墓地。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半岛,前方是他当年挖第一锹土的地方。能够枕着青山绿水,永远守护着生前倾注全部心血的淠史杭工程,应该是老首长的心愿。

活水源头的乡土味

说到水,我们不能不提到淠河上游的佛子岭水库。为了一睹芳姿,我们的足迹远涉佛子岭大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山岭,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昔日岭头有一座佛寺庙,原先叫佛寺岭,后讹传为佛子岭。它坐落在皖西大别山北麓,离省城合肥市180公里,隶属六安市霍山县。

当地的老百姓告诉我们,佛子岭广泛为外界所知,正是得益于1954年建成的佛子岭水库。

我们对库区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在一户老乡的家里,真的看见了一台织布机。它的主人崔先生说,这还是家里老太太留下来的,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老太太在六安话里指的是曾祖辈的,因为位于山区,即使城市里已经流行机织“洋布”,但这里家家户户还是浑身上下都是“老布”。典型的穿着是男性对开襟短褂、布质背心,下着肥腰宽脚裤,脚穿手工做的圆口布鞋,套布袜或线袜;妇女多穿右开襟袍褂,年长者可长至脚部,外套坎肩,头罩绉纱或丝织包头。少女衣着则讲究颜色鲜艳。

不过相距不远的霍山城里要开化得多,辛亥革命以后,追求新思潮的年轻女子开始有穿旗袍和百褶裙的。城镇男性开始着中山装、西服者渐多。橡胶靴、皮鞋、雨衣、纱袜亦渐流行。

可能因为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原因,我们在大山深处有幸看到一家旧式的室内陈设,那是一家读过私塾的老先生,儿女都已经在外地工作,他却坚守在故土的一隅。堂屋上方置一长形条桌,上悬“天地君亲师位”红纸中堂,左右配以楹联,前置香炉烛台。

老先生姓李,和我是本家。他说这样的陈设在他家是80年未变,从他父亲那一辈就是如此。

新闻推荐

合肥网友自发 筹集物资运往灾区

首站霍山已出发 还将去往更多灾区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