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猪倌”搞发明

安徽日报 2013-12-09 23:36 大字

霍山县落儿岭镇太子庙村小伙子朱晓铭大学毕业后,办起黑毛猪养殖场,成立合作社,还拿到了17项发明专利证书。

■ 本报通讯员 夏金华

伸缩杯、旋转花盆架、摘果网、黑木耳菌种椴木专用支架……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白净、戴着眼镜,刚刚26岁的小伙子,再看看这厚厚的一叠专利证书,你能想到他是一个深山里的“小猪倌”吗?

朱晓铭是霍山县落儿岭镇太子庙村人,从巢湖技术学院毕业后到企业上班,工资每月3000多元。但从小就爱鼓捣的朱晓铭觉得,趁着年轻要好好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正在这时,在家乡搞黑毛猪养殖的表弟陈宇邀请他回来搞生态养殖。

2010年开始,两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在家乡做起了“猪倌”。兄弟俩尝试养殖特种野猪,在给野猪接生的时候,朱晓铭发现,由于野猪好动,刚生下来的小猪仔容易被母猪踩着。爱鼓捣的朱晓铭就动起了脑筋:可不可以发明一种工具用来给野猪接生呢?

学模具专业的朱晓铭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明了一个“野猪产仔网”,“你看,这里面一层是塑料网,外面一层是钢丝网,里面的塑料网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小猪掉在里面不会受伤……”就这样,朱晓铭发明这种“野猪产仔网”,解决了他们在养猪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发明投入使用,朱晓铭非常激动。

山上条件艰苦,朱晓铭把发明创造当成了娱乐活动。看到农民由于果树高了,摘果子不方便,他就发明了“摘果网”;看到许多人在阳台上种花,为了让花更好地照射阳光,需要经常搬动花盆,他就发明了“旋转花盆架”;看到人们出去旅游时,带杯子经常容易弄丢,他就发明了携带方便的“伸缩杯”……几年下来,朱晓铭的小发明不仅给枯燥的养殖生活带来不少乐趣,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我拿到了17份专利证书,每份专利都有好几千块的奖励呢。 ”朱晓铭说。

在搞发明创新的同时,朱晓铭和表弟陈宇的养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他们成立了霍山县诚语黑毛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一百多名,注册资金30万元,目前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对于朱晓铭来说,除了想把养殖搞好以外,还有另外一个愿望:“我想把我的十几项专利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

新闻推荐

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霍山

本报讯(记者 张大鹏)近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旅游节目“远方的家”栏目拍摄组走进霍山县,进行“百山百川”专题的拍摄。摄制组先后深入霍山南岳山、佛子岭、白马尖风景区以及诸佛庵、漫水河、太平畈...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