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4倍,为何总收益没增加?葡萄产量高了,为何效益反而低了——海外专家下地为农民“解疙瘩”

安徽日报 2013-09-11 00:16 大字

■ 本报记者 聂扬飞

“早就盼着你们来了。”9月7日,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村头,种粮大户郭钢等欣喜地迎来两位特殊客人——参加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的农业专家。

郭钢几年前流转200亩地种植水稻,效益还不错,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亩。 “按说面积增加了,收益也应该增加,可实际一算账,1000亩和200亩的总效益居然差不多。 ”这让老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一见面就请教专家。

“规模增长了,技术和管理水平要跟上,亩产产量不均,所以整体效益不高。 ”长期研究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董召荣教授很快给出了答案,“几十几百亩靠一家一户精心管理的传统方式可以应付,上千亩规模的现代农业,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农民要完成从种植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

听了董教授的分析,不少种粮大户都点头称是。种粮大户方鸿运告诉记者:“这些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大家感到最力不从心的就是技术。 ”

“请专家到我家田里去看看。 ”听说林寨村里来了专家,邻近的张墩、新沟、华祖村的种粮大户也纷纷赶来讨教,两位教授耐心地一一作答,不过,他们也有被难住的时候。

“今年我家田里的条纹叶枯病挺严重,该怎么处理? ”种粮大户李明圣特地开车赶来。 “这个问题我研究不深,我帮你请教一下病害防治的同行。 ”董教授现场进行“电话求助”。经过一番沟通,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如果有问题,以后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董教授的话让李明圣悬着的心定了下来。

搭建沟通平台,这是安徽省连续多年开展各类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的重要特色。这次活动中,记者一路跟随专家,目睹专家为百姓实地排忧解难。

金寨县小南京村专家服务基地,去年设立以来,先后迎来多批帮扶专家,为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又有3位留学专家专门前往该地,精心指导葡萄种植、绿色防控和生态养鱼。

“生态效益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一味增加产量,更要学会用高品质创造高效益。 ”在葡萄种植户刘厚英家的葡萄大棚前,贾兵教授给农户算起了账,“每个品种都有适合的产量,超过了不仅影响品质,还会影响苗体健康,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 ”刘厚英听了笑着说:“以前都是凭经验,现在思路更明了了。 ”

专家们在帮扶中有时直接“动手”。在霍山县医院,海归教授余康敏直接走上手术台,成功帮助一名患者切除血管瘤。另一位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兼职教授的蔡善保,同样现场指导当地医生完成了一台骨科手术。他告诉记者:“能把在海外学的知识,应用到为国家建设服务上来,是每一位留学人员的光荣。 ”

新闻推荐

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霍山

本报讯(记者 张大鹏)近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旅游节目“远方的家”栏目拍摄组走进霍山县,进行“百山百川”专题的拍摄。摄制组先后深入霍山南岳山、佛子岭、白马尖风景区以及诸佛庵、漫水河、太平畈...

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