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匠”朱恒银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用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江淮晨报 2019-09-20 08:36 大字

晨报讯 44年扎根地质一线,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让探宝的“银针”不断前进,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近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朱恒银获评“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

1976年,怀揣报效国家梦想的朱恒银到地质队当了一名钻探工人。当时国内钻探设备落后,他下决心改变现状。1978年,朱恒银考入大学深造,苦学理论知识,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地质队。

从“六五”计划开始,他先后参加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多分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系列成果,攻克了陡矿体等无法勘探矿体系列难题,让10万吨储量的滁州琅琊山铜矿惊现于世,矿山开采寿命延长30年,8000名工人因此保住饭碗,还探明霍邱李楼铁矿、铜陵冬瓜山铜矿等特大型矿区。

2006年前,受技术所限,铁矿石需大量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国。朱恒银带着一股“犟”劲领衔攻关深部钻探项目,终于一举突破探矿瓶颈,将地质钻探深度推进至3000米以深,填补7项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带来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

“地质事业需要年轻人接班,‘工匠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从2010年到2014年,朱恒银在国内率先编写了百万字的专著,为我国钻探行业留下了珍贵的技术资料。2005年1月,他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4月,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晨报记者 王骏超

新闻推荐

首届霍邱生态龙虾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杨曦)8月30日上午,第八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霍邱生态龙虾节在霍邱县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副...

霍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霍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