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厂化育秧尽显科技含量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有利机插,每亩节本增效200元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4-20 12:13 大字

[摘要]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有利机插,每亩节本增效200元

眼下正是春耕大忙时节,一种新型育秧模式——工厂化育秧正在安徽省稻区方兴未艾,它给广大稻户带来了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育秧模式呢? 4月17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霍邱县长集镇的天禾种业工厂化育秧基地一探究竟。

育秧也能标准化

记者走近一条全自动精准播种流水线看到,7名工人在育秧生产线旁忙着传送育秧盘、放土,随着机器的快速转动,育秧盘缓慢移动,又有工人播种、覆土,一盘盘播种完的育秧盘,又很快从流水线的另一端传送了出来。该育秧基地负责人金彪告诉记者,整个生产过程经过碎土、育秧盘上线、水淋、稻种落盘、覆土、摆盘、覆膜等七八道环节。 3—4天出苗以后,育秧盘就可以进入温室大棚,有专人定时喷灌、追肥。当苗高12—15公分时,秧苗就可以出棚栽插到稻田里了。

霍邱县长集镇农技站周益良站长向记者介绍,工厂化育秧可以分为春茬和麦茬两季,4月中旬开始育春茬秧,约需20—25天成秧;5月10日开始育麦茬秧,则需18—22天成秧。在宽敞明亮的联动大棚内,他指着才钻出泥土的小秧苗对记者说:“别看它小,一天一个样,到了月底就可以出棚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育秧基地有5条育秧生产线,一条生产线每小时育秧600盘,每天的生产量可以满足300亩稻田的需要。

比较效益明显

长集镇小园村的张家友是当地的种粮大户,由于邻近天禾育苗基地,没事他就溜达过来看看。 “去年我拿出了50亩稻田,委托育苗基地育秧。 ”他对记者说,该基地代育秧、代机插,每亩收费210元,扣除县里补助的20元/亩,实际支付190元/亩。而如果自己独自育秧,种子、农药、化肥、机插再加上人工费,每亩需花费260元。由于采用机插秧方式,平均每亩产量也可以提高8%。他去年每亩水稻均产1200斤,其中采用机插秧的50亩均产1300斤,每百斤销售价格130元。合计算下来,每亩节本增效200元。

“与传统水田育秧和农户自用育秧盘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优势突出。 ”周益良站长告诉记者,农户如果采用水田育秧方式,每亩用种2斤,花费70元/亩;肥料、整地、人工等育秧成本20元/亩;人工插秧费130元/亩;其它费用20元/亩,合计支出240元/亩。但水育秧只能手插,每亩1.1—1.2万穴,而机插秧每亩可以保证1.6万穴,基本苗达到3.5万株,每亩单产比手插秧高出5%—10%。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台手扶插秧机每天可以栽插20亩,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每台每天可以栽插50—60亩,人工栽插秧,一天不到一亩,栽插效率悬殊巨大。如果农户自己采用育秧盘育秧,与工厂化育秧相比,育秧成本也要高出20%。

工厂化育秧全面铺开

“长集镇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现在已经有1.2万亩稻田用苗采取工厂化育秧方式。 ”周益良介绍,农户到育秧基地签订代育秧和机插秧合同,每亩交20元定金,其余款项在机插之前付清。育秧基地保证漏插率低于5%,伤秧率低于4%,成秧率大于85%,否则补插费用完全由育秧基地承担。

记者了解到, 目前霍邱县新建扩建育秧工厂50个,其中乡镇育秧工厂35个,村级、大户育秧点15个,预计今年工厂化育秧面积将突破50万亩。省农委也在全省选择了30个县,每县扶持建起3到4个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每个标准化育秧工厂,省级财政经费补助30万元,覆盖大田机插面积2000亩以上。全省集中示范面积30万亩左右,带动机插秧500万亩以上。 本报记者喻寒松

新闻推荐

霍邱农民乐种生态菜

今年以来,霍邱县联社从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农业园区建设和高科技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发展。该社采取“专业合作社+社员”、“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先后对辖内河口、长...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