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学会再牵手10名孤儿
本报5月13日讯 (记者展萍 徐文敏)每天,本报“千名孤儿救助”活动刊登的贫困孩子的照片和资料,都牵动着广大爱心市民的心。连日来,本报捐助热线持续火爆,社会各界无数爱心涌向孤儿。13日,沂蒙文化学会再次捐助4600元爱心款,牵手10名孤儿。
13日下午,沂蒙文化学会的工作人员来到本报,分别挑选了4名小学生、4名初中生和2名高中生,共捐助4600元资助了这10名贫困孩子。
其实,沂蒙文化学会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本报的“千名孤儿救助”活动了。2013年、2014年两年,沂蒙文化学会曾结对帮扶了16名贫困孩子。同时,去年还以团体名义正式加入了“爱心助童联盟”。“钱不多,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些孩子,给他们提供到生活上的帮助。”沂蒙文化学会会长赵伟臣说,关注这些贫困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会到孩子家里看望他们。”沂蒙文化学会负责人赵先生说。
沂蒙文化学会,是由热忱沂蒙文化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市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以弘扬沂蒙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为宗旨。“千名孤儿救助活动”举办12年来,共募集400余万元爱心款,帮扶了7800余名贫困儿童。是这些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参与,让我们始终相信,爱的火苗生生不息,爱的正能量始终传递……如果您也有意资助这些贫困的孩子,欢迎拨打活动热线电话8966179、8727690进行咨询,也可以到本报编辑部和临沂市妇联查看孤儿资料。活动捐助地址: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路6号新闻大厦1905室鲁南商报时政部、北城新区文化中心A座810室临沂市妇联维权部。
如果您工作较忙或身居外地不方便到现场办理捐助手续,也可以将捐助款汇至本次活动爱心账户。您在汇款后,请及时告知我们每一笔爱心款为谁而汇。6月份活动结束时,我们将把每一笔捐款在鲁南商报进行公示。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
户名:展萍
账号:6227002291025494960
想长期资助俩孩子的吴先生说:
看到孩子那么难很心疼
本报5月13日讯 (记者 展萍)“我想选两个孩子长期资助,每个月都给他们寄些钱。”11日上午,爱心市民吴书启打来电话询问“千名孤儿救助”活动的资助方式。
据吴书启介绍,自己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普通员工,每个月的薪水不算太高,但日子过得还算顺心。本报和临沂市妇联联合主办的2015年“千名孤儿救助”活动启动后,他从手机新闻上看到了多个孩子的经历。
潘德丽,女,2007年出生,费县。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赵弈霖,男,2004年出生,平邑县。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每天更新的孤儿名单里,每个孩子的经历都让吴书启心疼。“小时候我住在农村,家里生活水平不好,吃了不少苦。所以能够想象得出这些孩子日子肯定不好过。”吴书启告诉记者,看到孩子的信息后自己生怕弄丢了就用手机截屏保存了下来。最终,通过查询吴书启捐助了1000元资助了两个孩子。
吴书启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收入并不高,一次性捐助的数额并不大,自己更希望能每个月都给孩子一些资助。“其实,跟我一样想要帮助这些孩子的人还有很多。”吴书启说。
沂水退休老教师心系贫困孤儿
委托侄儿送来600元爱心款
本报5月13日讯 (记者 展萍)“给贫困孩子捐款是在这里办理吗?”13日中午,沂水县的一位爱心市民匆匆忙忙赶到本报编辑部。谈话间,记者了解到,这位爱心市民是受自己叔叔的委托,前来捐助。
这位爱心市民告诉记者,他的叔叔李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一直有读书看报的习惯。5月7日,自从“千名孤儿救助”活动启动后,李先生就一直关注孤儿救助信息。
其实李老先生早就已经挑选了两个贫困孩子的资料,但由于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一直没有机会到现场办理捐助手续。听说侄子要来市区办理业务,李先生头一天晚上把600元钱交给侄子,委托侄子一定要把钱送到本报编辑部。“老人家专门从报纸上抄下了这两个孩子的信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一定要送到。”李先生的侄子说,由于赶时间,叔叔又一直催促,自己处理完事情就直接赶了过来,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随后,记者拨通了李老先生的电话,原来,他是本报的一名忠实读者,经常参加本报举办的公益活动。“我是一名老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孩子,我得趁着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多帮帮他们。”李老先生说。
新闻推荐
本报5月22日讯 (记者李墨)您碰到难事了么?需要帮忙么?维权周刊自开办以来接到不少求助类热线和咨询类热线,维权记者小李、维权律师王自豪在线为您帮忙。如果您是本报的热线读者,如果您碰到了难事...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