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因地制宜全民动员 让城乡更美更宜居

临沂日报 2022-03-07 11:01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尹君 沈森

2月17日一大早,村里的大喇叭还没响,沂南县湖头镇肖家哨村69岁的村民肖春红便主动扛着扫帚出了门。“每周一早上集体打扫村里的卫生,我们早就习惯了,根本不用提醒。”肖春红刚扫了一会儿,村“两委”干部、党员以及其他村民也都带着工具陆续到位,开始忙着清理村里的卫生死角。

不只是肖家哨村,在沂南县处处都能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沂南县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分类整治,突出主体、全民动员,考评奖惩、以奖代补,持续提升、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发力,成效显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提供了环境保障和有力支撑。

因地制宜,分类整治显成效。沂南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按照“三区六类”分别制定整治标准。城郊等基础好、有条件的村居,结合旧村改造、城建开发,以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为主进行整治提升;乡镇驻地等基础较好的村居,在“三清四整”的基础上,以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为主进行整治提升;普通村庄,以开展“清垃圾、清‘五堆’、清道路沿线、清河塘沟渠、清房前屋后”的“五清行动”为主,进行整治提升。仅今年1月份,全县累计出动人工8.6万人次、机械2.2万台次,清运垃圾9600余车、1.5万吨,清理“五堆”3.9万个、私搭乱建2200处、河道沟渠672条、汪塘382个、残墙断壁2520处。

全民参与,群众唱主角、当主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也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群众唱主角、当主力。该县以村居为单位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务队和互助帮扶组,带动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卫生自己干,既整出了好环境,又养成了好习惯,还带出了好民风。

强化考评,以奖代补促提升。为确保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考、持续推进,沂南县统一研究制定了考核、评分、奖补3个规范标准。针对长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项评分标准,考评成绩作为兑现奖惩和以奖代补的依据。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以奖代补资金发放,充分调动起乡镇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群众齐动手、长保持的内生动力。

健全机制,保障成果长效化。沂南县健全县、镇、村三级考评制度,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激励村民参与并保持整治提升成果。每月依据考评结果,实施红、黄、绿“三色通报”,对比差距,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先争优、唯旗是夺的常态长效局面。成立督导组,建立实时督导检查制度,适时向问题所在乡镇、村居和有关人员发送工作督办函、被动提醒函和问责建议函,以“三函制度”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工作常态长效推进。

乡村环境大整治,美丽乡村入画来。现在,行走在沂南县的乡村,看到的不仅有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还有村民们那一张张幸福、快乐的笑脸。

新闻推荐

雷锋精神代代传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市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组织志愿者到沂南县湖头镇齐家店子小学,教孩子们唱雷锋精神的歌曲,宣讲...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