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沂志愿扶贫在行动

农村大众报 2016-05-26 16:14 大字

***在临沂,如今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事,也成了普通公民的事。从孩童到老者,为贫困家庭出一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入户嘘寒问暖、陪伴服务,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困难,成为很多热心人的自觉自发行为。在发展生产、提高收入这些“硬”任务之外,临沂已在生活照料、感情陪伴、社群融入等“软”服务方面,想到了前头,也走在了前头。

一场以扶贫为主题的社会大动员,正在沂蒙大地进行。

以人为本

落脚到个人发展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在生活中缺乏照料,在感情上缺乏陪伴。他们除了需要政府在经济上扶助,也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共青团临沂市委书记裴娜说。数据也显示,临沂市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65.3%;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老人占53.6%;1-2人户占总户数的84.8%。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这些标签,与贫困户这一标签高度重合。裴娜说:“指望政府工作人员花时间、花精力去陪伴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组织志愿者走进贫困户家里,去关心爱护他们。”

临沂市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成刚,之前参加的义诊都是在公共场所。但真入了户,他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有的贫困户,开了成箱的止疼药放在家里,什么时候疼什么时候吃;有的病人该锻炼,却常年卧床。“临沂老百姓很勤劳,只要身体健康,一般不会致贫。我们帮贫困户做健康科普、康复辅导,他们就能多一些劳动能力,少一点家庭拖累,这也是为脱贫尽一份力。”成刚说。

为了动员全社会志愿扶贫,临沂团市委招募至少1万户志愿家庭,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万家志愿家庭帮户”;“红领巾集结号”让城市孩子和农村贫困孩子走在了一起;“小药箱善行”将个性化的入户医疗志愿服务,带到了贫困户家中……从3月30日开通报名平台至5月14日15时,全市线上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家庭达到了9167户。

无微不至

精准到生活细节

临沂团市委开展了家电入户活动,给贫困户送去了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这让很多人不解:这真是贫困户所需要的吗?但真入了户才发现,这些生活上的关心,很有必要。裴娜说:“很多老人年纪大了,洗不动衣服。尤其到了冬天,衣服干不了,也就索性不洗了。我们有的志愿者给老人洗衣服,染上了皮肤病,说明这里头有很多健康隐患。”很多老人牙口不好,需要吃软食,正需要一台电饭煲。凡是发放了家电的贫困户,无不叫好。

5月14日,三辆后视镜上系着红领巾的私家车,停在了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西溪庄村的姜士成家。姜士成自幼和爷爷相依为命。这天来看望他们的,是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三年级二班的3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这天,家长们给姜士成爷爷买了老人手机,方便直接联系;孩子们给姜士成带来了课外书,陪他玩了一上午;得知姜士成从未去过城里,3个家庭约定儿童节把姜士成接到城里玩一天。这次来,帮扶家庭和姜士成已经成了一家人。学生家长杜甲富说:“上次走的时候,士成拉着一位女家长问,‘阿姨你什么时候再来?’孩子实在太缺乏关爱陪伴了。”

因势利导

聚拢成社会合力

“我们不愁没有爱心人士,而是要想办法把爱心精确引导到该去的地方,给志愿者路径、时间表,给他们以培训、认证和肯定。”裴娜说。在各级团委的组织下,各种志愿力量聚集在一起。

沂南县义工协会成立于2008年,是当地有影响力的民间公益组织。协会财务部部长刘帅说:“以前,我们也开展敬老助残的活动,但时间、地点都不固定。自从有了***,我们拿着团县委的***名单,长期一对一对接50个贫困家庭。”目前,已经搭上线、开展帮扶的已有20多户。和零散的志愿者相比,这类协会组织的志愿者,其帮扶意向更强,也更容易自我约束。协会立下规定:凡是帮扶贫困户的协会成员,每个月至少要探望一次,每次至少拿200元慰问金,每次都要进行洗衣、打扫等家务劳动。

自从对接了***,临沂市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的活动也更有针对性了。成刚说:“现在,我们根据政府提供的贫困户名单,组织就近的医生志愿者,不同的专业科室组合一下,直接入户服务,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遇到特别对症的病人,医生们留下电话,长期指导。”

授人以渔

播撒下扶贫种子

27岁的王敏,是蒙阴县小有名气的青年电商创业者。她经营的粮舍生香特产有限公司,在当地收购特色农产品,在网店上进行销售。从去年开始,她在当地免费培训电商创业者,间接带动了当地的产业扶贫。每个周末,王敏都会开课。听课的学员,一次少则十来个人,多则七八十人。在她的培训下,学员中80%的人开了网店,规模超过百家;这其中,能坚持持续运营的占了一半。在培训的时候,王敏就灌输一个观念:向农民尤其是贫困户收农产品,价格能高的尽量高;能雇用贫困家庭成员的,尽量雇用贫困家庭成员。

把创业青年们扶上马后,王敏还要送一程。她将自己经营店铺的“粉丝”导入到学员的店铺里,帮他们分析数据、做活动方案,有时候一忙就到了天亮。现在,很多学员的网店已经走上正轨。

学员们听课,不花一分钱,但王敏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她外出参加付费培训,课件资源完全免费和学员共享;培训的电脑等设备,也是她自己公司的;为了培训,她把很多客户的邀约都推了。现如今,王敏创业“朋友圈”中的十几名青年也响应起来,一齐加入到她的志愿培训队伍中来。

新闻推荐

麻风病人最怕“歧视”

□杨润勤报道刘桂海(左)是个十分乐观健谈的人。□杨润勤宁涛报道本报讯“入住这里时我才16岁,一住住了整整54年,我看着这里一天天变化,条件越来越好,很满意!”日前,记...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