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孩子,我要供你上大学”

沂蒙晚报 2016-03-10 22:36 大字

□本报记者赵辉

在市区华丰副食城,有这么一位热衷于奉献爱心的老板姜兰,虽然自家生意做的并不算大,还有1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但却没有挡住她奉献爱心的步伐。自从3年前结识了一位来自沂南的贫困儿童刘帅后,她便决心供他上大学。

因爱心帮扶结缘刘帅 她选择持续捐助

8日上午,在华丰国际副食城一家名叫鸿泽酒庄的门店内,记者看到了正在忙活的店主姜兰,虽然门面不大,但内部摆设干净整齐。

“我都有一年多没见过小刘帅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长胖。”说起小刘帅,姜兰拿出了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姜兰夫妇与小刘帅的合影,照片上的小刘帅右手紧紧抓着姜兰的右手,三人开心地笑着。小刘帅瘦小的身躯、黢黑的面孔,很难将其与城里同龄人相比。

要说如何与小刘帅结缘,姜兰说这要多亏沂蒙晚报 3年多前推出的爱心帮扶系列活动,当时晚报推出了几十个县区农村困难家庭的儿童,姜兰一下子被眼前的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刘帅吸引,“小刘帅母亲身患白血病、只有父亲外出打工勉强营生,一家四口生活极为艰难。”姜兰至今都还记得小刘帅的家庭情况,小刘帅很争气,学习成绩优秀,姜兰不希望这么可怜的娃儿遭受本不应该属于他的苦涩童年,更不希望他因贫困错失学业。

就这样,姜兰与这位在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小学正在读三年级的小刘帅结成帮扶对子,姜兰并没有选择一次性捐助,而是计划捐助他读完大学,小学期间每年资助1000元。“春节前,大王庄小学的校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小刘帅勤奋好学,成绩不错,还考了班级前四名。”姜兰拿着与小刘帅合影的照片,夸小刘帅很争气。

母亲言传身教 她同情弱者善于助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姜兰的生活经历上再合适不过。把奉献爱心和积德行善真正用在实践上,姜兰的母亲为她做出了表率。

“我们家兄弟姊妹 8个,我是老小,似乎也得到了母亲最多的爱。”姜兰说,她的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但却是非常明智,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多数家庭的小孩在小学期间便辍学了,而他们兄弟姊妹 8个却全都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读完初中甚至可以当老师教学。因姜兰的父亲在县城教学,其母亲便承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只有晚上姜兰才能看到母亲的身影。

看到母亲夜晚挽着裤腿搓麻线,姜兰就知道母亲又要为家里哥哥姐姐们纳鞋底了,每当看到搓得发红露出血印的腿,小时候的姜兰就会用手捂住母亲的腿,而母亲总会拥她入怀……母亲为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太多。

从小,姜兰的母亲就教育孩子不要惹是生非,盼别人好自己才能好。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偷了姜兰家的鸡蛋,姜兰的哥哥揍了这个淘气的小孩,结果晚上母亲听说这件事以后,还批评哥哥做错了事,随后拿着鸡蛋去慰问邻居。那时的姜兰和哥哥万般不理解,如今想来,姜兰说母亲是善良的、有爱心的。

生活中的姜兰,热衷于文学创作,在报刊及多个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散文,且作品多次获奖。同时,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她十分同情弱者,她坚信帮助别人,也能成就自己。

外债10多万 她依旧坚持帮扶到底

“如果我衣食无忧、生活富足,我也会去奉献爱心。”这可能是多数人拒绝捐助最常见的理由。然而,姜兰却并不是那个生活富足的人。

去年年初,姜兰和丈夫利用之前攒下的积蓄,加上银行贷款,在华丰国际副食城租下了一个两层楼的门面房,经营红酒生意。然而,姜兰夫妇创业似乎没选对时机,经济环境整体下滑,包括红酒在内的各个行业并不景气。为了开拓市场,姜兰夫妇根本顾不上家,甚至长时间在门面房二楼打地铺,至今仍有1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

“我始终愧对两个儿子,身为一个母亲,不能每天陪着孩子心里很不舒服。”好在姜兰的两个儿子都比较争气,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他们也都支持母亲的事业,赞成母亲的善举。

姜兰说,去年暑假,她打电话想让小刘帅来临沂玩,没想到小刘帅一家四口都来到她家,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竟然带了一只自家养的活鸡。即使将小刘帅家人送到车站,姜兰也没有说服他们把活鸡带回去,农村人的朴实让姜兰热泪盈眶。

今年暑假,姜兰计划和丈夫一块去小刘帅的学校,看望他和他的家人。姜兰说,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每次帮助别人都感觉十分愉悦,她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贫困行列。 

新闻推荐

中心城区沿河发展北上东进

本报3月25日讯 (记者 唐丽丽)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临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原则同意《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临沂城市发展成什么样?这让每位临沂市民期待,24日,记...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