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青山秀水,如今臭气熏天,救救这个“为猪所困”的小山村
在沂南县张庄镇有个叫南沿汶的小村庄,东面靠山西邻汶河,属于汶河湿地,本来是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可自从 6 年前村子里开了一家养猪场,现在到处散发着难闻臭味,苍蝇满村飞。
养猪厂偷排污水,村民深受其害
7月 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沂南县张庄镇南沿汶村,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家养猪场,离得很远就能闻到河沟里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走近了更是能看到积压在河底的粪便。
村民告诉记者:“ 这家养猪场前期是村里一所废弃的小学,后来承包了出去,在养殖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又把小学的北面和西面承包了下来,对养猪场进行扩建,扩建之后,污水处理就跟不上了,因此埋了东西两道暗管向村里的河沟排放污水,而这条河沟紧挨着村民的住房,造成了村里的污染。”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这两条暗管被挖出来的地方,如今暗管已经被拆走,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挖掘管道的痕迹,顺着这条痕迹走,记者看到了养猪场曾经偷排污水的池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 每到夏天,苍蝇蚊子满村飞,连门窗都不能开,一打开门窗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对此村里的居民都苦不堪言。
村民向记者反映称,南沿汶村属于汶河湿地保护区,附近的几家养殖场都停产了,为何这家养猪场还能继续养殖。
环保部门多次执法,难治其根
对于村民的投诉,环保部门多次来实地执法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即便把这家养猪场的两条暗管挖了出来,但这家养猪场仍然继续偷排污水,如今养猪厂东边的花生地里的作物出现了死亡。
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从环保部门来说不能让养猪场停止养殖,只能制止它的排污问题。猪粪要有专门贮存的沼气池,废水要收集起来交由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对这家养猪场一直在管理中。”
当被问到这家养猪场是否可以建在汶河湿地保护区时,环保部门则表示这需要询问镇政府,当时养殖区是镇上规划的,不属于环保部门管。
随后记者联系了这家养猪场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正在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沉淀池处理这些污水;粪便则想当作肥料让当地的农户使用。”
这一说法,遭到了村民的反驳,有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猪粪的污水,现在浇到什么庄稼上,什么庄稼就会死,这里面含有火碱,各种消毒药物,抗生素。”
养猪场建在汶河湿地保护区是否合法
带着这家养猪场是否合法的疑问,记者来到了张庄镇人民政府,找到了负责环境整治的副镇长,这位副镇长说:“划分的禁养区和限养区,是通过村干部和管理区的工作人员下达通知,再报上来划分的,养殖场应该距离住户和河流300米才可以划分为限养区。这家养猪场现在是属于限养区,是可以养殖的。”
但这家养猪场明显不符合“距离住户和河流300米”的规定,这位副镇长则表示:“以前没有划分限养区禁养区的时候,这家养猪场已经是规模化养殖场;并且当时报的就是这家养猪场是限养区,通过了县禽养殖整治办的验收,发放了准养证。”
随后记者来到了沂南县畜禽养殖整治办公室,确实查到了这家养猪场的改造复核验收表,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负责验收,只有镇政府报上来他们才会去验收,至于是否是限养区,发放准养证,都是镇政府的管辖范围,县畜禽养殖整治办并不负责。
环境治理需下真功夫,
莫让责任书成一纸空谈
在一份带有张庄镇人们政府公章的《村环境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记者看到第四条明确指出:全面开展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对沿河、道路主干线、村镇饮用水源地、村居周边等社会敏感区域的畜禽养殖场(棚)进行清理取缔,实行养殖废水“零排放”,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对原有积存的养殖粪便等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养殖废物进行全面清理,治理畜禽污染,全面完成县政府安排的治理任务。
6月份山东省正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线”治理行动,彻底清理公路、铁路及河流沿线积存的垃圾,对脏乱差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更是重中之重,不外排并不是解决污染的根本,如何能搞好生态养殖变废为宝,才是从根源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方法,希望沂南县的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莫让责任书成一纸空谈,畜禽养殖污染绝不是一件小事,更容不得相关部门有丝毫懈怠,究竟何时能还南沿汶村村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报将继续关注。
实习记者 朱晓冲
新闻推荐
追踪报道?沂南污染养猪场被关停政府对相关责任人将问责上周四,本报报道了沂南县张庄镇南沿...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