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X议事·学习日”群众点赞

大众日报 2015-02-05 01:54 大字

□本报记者董卿

本报通讯员刘光明辛有东

1月25日上午8点半,莒县刘官庄镇李楼社区高家庄村村委大院热闹起来,拿椅子的、涮水杯的,“每月这一天的‘议事·学习日\’是村里最大的事,党员先义务劳动,再到村里开会,解决村里的大事小事。”村民王金来说。

临近9点,参加完义务劳动的党员陆续来了。全村一共34名党员,到了29名。26岁的年轻党员张金城在沂南县城租了个门头卖眼镜,昨天忙到晚上8点多才关门,为了不耽误参加活动,一大清早就往高家庄赶。18名全村投票选出来的村民代表今天也全勤。包村干部、镇组织统战委员张颖一早来到村委会,虽说前面已主持了25次,但她还是一丝不苟地将当天的会议议程一项项梳理。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012年12月25日开始,莒县县委探索实施农村党员群众“5+X议事·学习日”制度,即每月25日组织全县1195个村议事、学习和开展活动,以议事带学习、以学习促议事,把提高党员群众素质与推动工作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统一到“议事·学习日”中,走出了一条以党建统领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民主治理的新路子。县委书记刘守亮告诉记者,“议事·学习日”制度就是每个月25日所有行政村都要召开会议或组织活动,内容为“5+X”,5为规定动作,即所有村每月必须完成的项目;“X”为自选动作,采取县、乡命题和村点题结合的方式,灵活确定议题或活动内容。与会人员为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其他有关人员和自愿参加的群众组成。活动由村主职干部主持或委托乡镇街道包村干部主持。“‘议事·学习日\’保障了村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打通了‘村务公开最后一公里\’,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沟通交流的窗口和民主议事、学习培训的平台。”刘守亮说。

别小看这一月一度的会,以前大多数村一年也开不起一个会,“一开会矛盾就集中爆发,村干部怕开会,‘这事今天不讨论\’成了口头禅。上级政策装进了村干部的兜里,矛盾越积越多。”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毛怀伟说。最初的设想只是想把村民组织起来开个会,让老少爷们了解些村里的事。“最初包村干部得一家一家地去拽,大喇叭不停地催才能勉强凑来人,慢慢的,大家发现自己在会上说的事真有人管、有人办,开会的积极性就越来越高了。”

接下来进入“两公开一会审”环节:公开党员财务收支、现金结余和重大村务决策实施情况,对下月财务收支预算和重大村务拟办事项预公开,由与会人员会审、讨论、集体表决。会前每位参会人员都拿到了张颖打印的各自然村上月的财务收支明细表,党员朱安芳把下个月的收支预算念了一遍,村党支部书记李俊龙说了说下个月村里想办的几件大事。会审环节中,党员张毅对其中一笔70元的误餐费提出了异议,“发放小麦良种补贴这事儿已经下了一笔误工补贴,为何还要再下个误餐费。”张颖解释:“大家都是忙活完地里的事再过来发补贴,那天中午忙完都一点半了,就喝了碗羊肉汤。”大家虽然表示理解,但这70块钱最终也没能下账。

“原来党员干部哪怕扑下身子干,缺少了公开的环节,群众还是不理解,甚至有猜测;现在什么事都摆在台面上,干部更清白了,也能更多地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辉告诉记者。

为了使“议事·学习日”落到实处,县委要求县直部门单位不得影响干扰“议事·学习日”制度的正常执行。每月25日这一天,从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10个督查组,对各村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每乡镇街道随机抽取5个村,督查组不打招呼,乘出租车,自带地图,直接到村看、听、访,对不按时组织或“议事·学习日”无实际内容,导致流于形式、走过场的,在全县范围通报批评,并与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包村干部考核、村主职干部补贴挂钩。

“通过实施‘议事·学习日\’制度,莒县找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实现了农村党的组织生活常态回归,提供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建立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了规范村级工作的实践平台,对山东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搞好社会治理创新颇具样本示范意义。”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说。

目前,参加“议事·学习日”活动已成为全县农村党员群众的自觉行为,而“议事·学习日”制度也成为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学习的课堂、民主议事的平台、畅通民意的主渠道和县乡部署落实工作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审议村级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项目10万余项,审计资金25亿余元,否决群众不认可事项310件,经党员群众提议并实施的重大村务370件;2013年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信访比2012年下降28%,2014年信访量同比下降47%。在日照市抓基层党建“双评议”中,莒县荣获全市第一名。

新闻推荐

临沂打造农村公路升级版

□田源贾大新陈为江报道本报临沂讯8月6日一大早,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村村民杨大爷就来到村前刚修建不久的公交停车广场等公交车,要进城看孙子。杨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路难行,车没通,...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