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一颗红心献青山
刘红为果农讲解防虫知识
刘红,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造林绿化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4年来,用心血和汗水倾洒钟爱的林业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参与了全县绿色通道工程、荒山绿化工程、长防工程、生态林场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壮大郯城银杏、杞柳、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省、市科技成果10项,连续担任郯城县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2010年被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人社局、临沂市科协授予“第四届临沂市青年科技奖”;2011年被郯城县授予2010年度“巾帼岗位明星”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郯城县“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郯城县“十大科技领军人物”“郯城县劳动模范”。201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给予嘉奖奖励。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解文科
边干边学 打铁还需自身硬
初见刘红,泼辣的性格给人印象深刻。用她的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学好本领才能干好工作!”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做好业务工作,刘红不断努力学习,增强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坚持不断向书本学习新知识,认真向同事请教先进经验,虚心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传统技能,掌握了丰富的林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百姓
科技推广应民心
采访时,刘红穿一双半高跟的皮鞋,她笑着说,穿皮鞋不会走路了。常年奔波在荒山秃岭,穷乡僻壤,早就习惯了运动鞋。每年春季植树造林季节,她都起早贪黑,深入实地进行造林勘查、规划、指导,主动为林农服务,帮助林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引进试验经济林新品种,推广银杏丰产栽培技术,枣的地堰开发,桃、杏等的保护地栽培,新型生物农药的应用等新技术。经常是哪里的果农遇到了难题,刘红就出现在哪里。近年来,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形式,及时把新技术、新成果传授给广大果农。几年来,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4000余名,累计发放各类专业技术资料近万份,经刘红培训过的新果农,很多已成为郯城县林业生产中的骨干力量。
在良种选育工作中,通过几年的努力,筛选出了早实、丰产、质优、抗性强的板栗良种“油光”和产量高、柔韧性好、整齐度高的杞柳良种“大红头、庄坞柳”,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多年来,按照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快了经济林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做到优胜劣汰,做到宜银杏则银杏,宜杞柳则杞柳,沿山乡镇则宜发展桃、枣、木瓜为主,对银杏产区的重点乡镇则宜培植大苗为主,看到广大果农渐渐鼓起的腰包,刘红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科学研究
取得成果惠乡亲
边学边干边研究,刘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林业科技成果。2003年主持完成的“南果北移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完成的利用“银杏种质资源库”选择核用良种获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完成的《杞柳栽培技术规程》《杞柳干条分类与定级》《杞柳工艺品分类与定级》三项地方标准已由临沂市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2005年主持完成的“杞柳良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杞柳栽培技术规程及其产品加工标准研究与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参加完成的“郯城县淮太防护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主持完成的“百合引种及银杏林下种植试验研究”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主持完成的“杞柳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和开发利用”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杞柳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与评价”“杞柳种质资源库的观测研究”分别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2015年主持完成的《银杏种质资源异地保存与品种初试园的建立及利用》获省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收集保存全国各地银杏种质资源近200份,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银杏种质资源库。刘红不仅仅是做研究,还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的林农、果农享受到科技的红利。
作为林业人,刘红深深体会到工作的意义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需要我们的奉献,我是林业大家庭的一分子,我要把自己奉献给林业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闻推荐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秋雨连连,暑天就此止住。古人对于秋雨的描写,大多赋予哀愁。《诗经》里有风雨如晦、雨雪霏霏,诗的背...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