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郯城:百企***渐显富民效应

临沂日报 2016-07-06 19:3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李文

“俺这个岁数出去打工没人要,干这个不累也不用离家,一天还能挣个五六十块钱。”7月3日,郯城县胜利镇田窑村70多岁的徐传英早早来到高大帽业合作社,开始了像往常一样修线头的工作。

“我们在本镇及周边设立了50多个代加工点,每个加工点可带动300多人就业,共辐射带动周边1.5万多人增收,其中贫困群众300余人,每户增收3000多元。”该企业负责人徐景雪说。

近年来,高大制帽厂主动履行企业责任,积极参与***工作,构建了“龙头企业+代加工点+农户”等扶贫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企业与农户互赢的扶贫新路子。这是在***工作中,郯城县激活扶贫内生动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建多赢”的“大扶贫”格局的一个典型缩影。

“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人口能够体面地靠劳动脱贫,而不是靠补贴生活,才能彻底拔掉穷根。”郯城县扶贫办主任杜绍印说。

为了让更多的农户脱贫,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郯城县在***模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 引导基层商会、直属商会、广大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工作,部署开展“百企***联盟”脱贫攻坚行动,动员全县109家爱心企业组建百企***联盟,建设100个扶贫工厂(车间)和500个居家就业点,面向贫困户招收员工,提供就业岗位或虚拟就业岗位,将贫困户融入企业生产发展链条。目前,就业工程已设立居家就业加工点268处、“扶贫车间”93处,吸纳贫困群众1767人。今年建成全市首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入驻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10家、创业工作室8家,吸纳返乡农民工246名,其中贫困人口23人。同时,依托农广校、职业技校、远程教育等培训平台,对贫困户进行技能教育,目前,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已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人口1633人次,其中60%的贫困人口掌握了至少一门生产技能并实现上岗就业。

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丁沟社区是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基地,几年来已发展优质大棚草莓5000余亩。“每年一到末茬的时候草莓价格就上不来,我想建个冷冻厂,给乡亲们增加收入。”郯城县铭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步英成想创业,但平地建厂的过程远比想象要难。在了解企业既可以增加草莓种植户的收益,又能吸纳部分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的情况后,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迅速派出扶贫办工作人员跟踪服务。冷冻厂3月份开工建设,5月份就投入运营,日储量达7吨,平均每天用工150人,解决了当地6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

为真正实现“共建多赢”,在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该县全方位构筑政策高地,制订出台了《郯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郯城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县财政设立1200万元小额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贷款对象扩展到全县各乡镇,侧重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通过吸收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帮扶贫困户脱贫,确保2016年小额信贷1亿元扶贫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带动3000名贫困户脱贫。对符合扶贫贷款贴息申报条件并愿意履行社会扶贫责任的龙头企业,优先纳入年度申报计划。对企业原料基地所在的贫困村,优先安排扶贫项目支持产业发展,还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为参与扶贫开发的重点企业建设配套基地及基础设施。目前,该县已经发放富民农户贷101笔409万元,富民生产贷授信16户,授信额度160万元。

目前,郯城百企***正以百舸争流之势扬帆远航。百企***联盟会员企业——— 新益民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行送光明活动,为贫困户免费进行白内障手术,目前已惠及25个贫困村近千名贫困群众;海通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全力进行金融扶贫,以中央彩票公益金沿山水利电力项目为依托,在泉源乡泉头社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流转泉头社区1000多亩土地,力争2017年泉头社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脱贫,并为泉南村白血病儿童捐款5000元。 

新闻推荐

国网郯城县供电公司主动靠前护航“三夏”用电

郯城讯近日,国网郯城县供电公司护航“三夏”服务队来到郯城县花园乡的田间地头,巡查电网运行安全隐患,向农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及夏季安全用电知识。入夏以来,该公司专门印制各类宣传材料10余万份,成立...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