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1+1”农机作业新模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临沂日报 2016-06-20 19:35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焦雅奇 通讯员 张建华)秸秆焚烧对大气产生的污染显而易见。为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市农机局今年大胆尝试,在郯城县探索出“1+1+1”(即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捡拾打捆机+1台灭茬机具)的农机作业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秸秆田间焚烧问题,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由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新路子。

“三夏”生产开始后,市农机局着力秸秆综合利用,在郯城县实施“小麦机收—秸秆打捆—机械灭茬”一条龙作业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秸秆回收企业、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的积极性。该县财政投入资金340万元,对全县17个秸秆收储中心给予扶持,并投入200万元用于实施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着力解决粮食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补贴资金的拉动,2016年郯城县新增秸秆打捆机210台,总量达到300余台。各乡镇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

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郯城县还建立了17个秸秆收储中心,负责“三夏”“三秋”季节的秸秆收储。每个收储中心预计年收储秸秆1.5万吨,以300元/吨价格计算,除去人员工资、作业费用、运营费用,每吨实现经济效益 50元,预计年利润达75万元,当年即可盈利。对于农户来说,传统作业模式每亩支出作业费用约105元,通过新模式每亩实际支出75元,可以少花30元。

截至麦收结束,郯城县20万亩小麦全部实行了“1+1+1”机械化收获模式,小麦秸秆打捆后全部运送至17个秸秆售出中心,全县未发生一处秸秆焚烧现象。 

新闻推荐

郯城:“文化+”孵出优质产业

6月18日,投资30亿元的郯国古城项目在郯城县奠基,吸引来30亿元的投资,凭借的正是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领头羊”,“文化+旅游”的模式实现了双赢。郯城县有着丰富的...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