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郯城县产业扶贫助农增收

临沂日报 2016-04-22 19:51 大字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高元

“村里有108户村民种了220亩树莓,6月份就能挂果,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益可达1.2万元。到时候,会带动更多户种植树莓,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在郯城县庙山镇吕村的树莓种植基地里,齐鲁石化公司选派“第一书记”邵光鹏说。

郯城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贫困户脱贫有门路、致富有项目、收入有来源。目前,全县有216个村依托中国结、装饰木条、杞柳编加工以及树莓、草莓等特色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一村一品”带动脱贫致富的成效已经显现。贫困户通过参与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等方式,共享“一村一品”成果,实现稳定脱贫。泉源乡重点打造温室大棚产业,在扶贫工作重点村建成冬暖式温室大棚基地5个,带动群众建设温室大棚108个、小拱棚300多个,种植鲜切花、多肉植物、葡萄等高效作物,辐射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

该县在***工作中,还大力发展电商助脱贫。通过开展免费电商培训、给予贫困家庭网店网费补助等,扶持壮大庙山镇杞柳编和民族乐器淘宝,马头镇淘宝村以及红花镇中国结等电商,发展小杂粮、芽苗菜、鲜食蔬果、特色禽蛋经营等规模电商40余家,探索吸引贫困户就业、委托加工、代销产品等方式,帮扶贫困户1500余户。庙山镇投资6000万元,在“淘宝村”薛庄村规划建设柳编工艺电子商务园,对入驻园区且符合条件的电商户减免3年费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网络资费全部由财政补贴,每年为入园商户户均节约费用2000元。目前,已为12家企业减免物业费3.6万元,发放网络费补贴3.6万元。

该县还利用旅游后发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助脱贫。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一批“农家乐”、果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项目,就地增加经营性收入。马陵山脚下的南毛村在项目生产路两侧山地上栽种了樱桃、核桃等果树近200亩,乡村旅游已具雏形;大马庄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和高档蔬菜育苗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依托高品质的地热温泉资源,计划投资5亿元,着力打造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特色保健等为主要功能的休闲服务度假村,同时发展健康产业和养老地产,建设心脑血管康复中心和温泉安居园区,可吸纳和带动周边600多名建档立卡群众创业、就业。其中一期工程银杏温泉度假村项目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128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计划今年10月1日建成营业,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全国第五代温泉的开山之作和经典力作,成为鲁南苏北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增强产业扶贫后劲,郯城县创新方式,抓好金融扶贫扶持。向承担全县小额扶贫信贷工作的两家银行注入300万元担保资金,使其授信额度达4500万元,主要开展“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工作中,确定郯城街道、庙山等4个乡镇作为小额信贷试点,重点针对1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的贫困农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的“富民农户贷”,用于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目前,筛选出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601户,完成评级授信农户336户,授信额度894万元,发放借款116笔550万元。下一步,将扩大小额扶贫信贷实施范围至全县,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合理调整“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农户贷”的规模比例,侧重开展“富民生产贷”,贷款主体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扩展到有利于农户脱贫致富的其他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在贫困地区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机构。同时,探索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参加农业保险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特色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新闻推荐

加强政策扶持 激发民间活力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产结合落实文化扶贫

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是全国著名银杏之乡,群众生活条件好,文化需求层次高,文化惠民工作起步早、效果好。去年以来,该区加强政策扶持,不断加大投入,激发民间活力,推动文产结合,落实文化扶贫工作。...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