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政策扶持 激发民间活力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产结合落实文化扶贫

临沂日报 2016-05-03 19:49 大字

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是全国著名银杏之乡,群众生活条件好,文化需求层次高,文化惠民工作起步早、效果好。去年以来,该区加强政策扶持,不断加大投入,激发民间活力,推动文产结合,落实文化扶贫工作。

加强文化广场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开发区出钱村里出工的方式,新建文化广场22个,改扩建3个,实现了全区文化广场的全覆盖。为节约集约用地,方便群众参与,在文化广场的规划选址上尽量选择村中心,利用村里的废地、废汪塘、村委大院。其中,西鲍村文化广场是在村里原来的垃圾场上改建而成,东滩头、沈庄等7个村利用村委大院进行改建,统一绘制文化图案。同时,按照文化优先的发展理念,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同步规划文化广场建设方案。2014年,黄村社区率先建成动静结合、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滩头社区、丁沟社区正在紧张施工,新苑社区提升打造、鲍村社区选址规划也正在进行中。为保证广场功能完善,达到有舞台、有灯光、有体育器材、有宣传橱窗的“四有”标准,开发区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资金56万元,对新建的文化广场进行资金扶持,并对验收合格的文化广场每村配备一套价值500元的音响,免费安装文体健身器材。

加强政策扶持,激发民间文化活力。按照政府出钱群众受益的方式,联系上级文化部门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和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先后聘请了郯城音乐家协会、兰陵柳琴剧团、临沂柳琴传承保护中心等演出团体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实施文艺社团和文化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每个村至少培训5名广场舞带头人,帮助各村启动广场舞活动。每年评选表彰奖励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先进村街、优秀文艺社团、优秀文化活动带头人和优秀文艺节目,组织优秀人才和优秀节目赴县展演,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成为文化惠民工程的受益人。丁沟三村乡村大舞台在省直挂职“第一书记”帮扶下,配足配齐锣鼓、服装等演出设施,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活动,其先进经验在临沂电视台新闻头条播出。新一村业余京剧团逢集都会自发排练,每年春节都要举行公开演出,曾代表开发区多次参加县级以上文艺表演。

加强“四德”建设,推动文化与文明的融合。将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精神宣传画纳入广场整体布局规划,每个村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了二十四孝、中国梦等主题的宣传画,为文化广场注入了灵魂。埝东村“文化广场启动暨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中,对评选出来的6名好媳妇、6名好婆婆、5个五好家庭和4名优秀环卫工每人奖励500元并颁发奖牌,营造了浓厚的爱、诚、孝、仁的社会风气。同时,把村史馆、博物馆建设融入文化惠民工作中,银杏博物馆、黄村村史馆建成开放以来,累计接待群众分别突破3万余人次,成为群众留住乡愁、记住乡情,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地。滩头木旋博物馆已完成选址规划,年内即可建成开馆。凡人善举层出不穷,新四村马洪业老人捡到邻村村民丢失的400多块钱后,根据电费条找到了失主;中心小学老师郑庆超主动退还了银行多给的3000块钱;丁沟小学借助微信,7个小时就帮助走失老人找到家人。

加强文产结合,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通过市场化运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古梅园迎春灯会、老神树祭祀大典、广福寺传灯撞钟法会及戏曲协会送戏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使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节假日期间,银杏古梅园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万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0%。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驻地广福路与郯子路356家沿街店铺按照明清风格进行仿古改貌。在温泉度假村开发规划中,按照一轴四区,突出文化轴线进行功能定位,在建筑风格、经营理念上融入古典元素和民俗文化,提升全域旅游的文化内涵。

王进业 

新闻推荐

推动农机合作社创新提升

本报5月18日讯 (记者 何青)今天上午,临沂市召开全市农机合作社创新提升推进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全市农机合作社创新提升的任务和措施。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机合作社创新提升的重要...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