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郯城:千名农民“创客”领跑特色经济

临沂日报 2016-01-06 20:17 大字

1月4日,在郯城县马头镇“淘宝村”,种粮大户杨继敏(右)在查看“夯米”的销售情况。近年来,郯城县针对农民卖粮难题,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和“淘宝村”建设,鼓励、引导农民网上开店,并及时提供免费培训。目前,全县共有网上粮店200多个,仅2015年就销售粮食及粮食深加工产品400余吨。 (房德华 摄)

土生土长的郯城草根农民,在乡土间寻找商机发展事业,蜕变为“一人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全村成基地”的新型农民“创客”,将“一个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农民“创客”的带动下,“一村一品”已遍地开花。

郯城讯 一个村里发展了21家铁艺加工作坊,80%的劳力从事铁艺加工,生产的铁制烛台、花盆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地区,总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在泉源乡石碑村,农民“创客”薛永德的创富故事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

“都一把年纪了,再不抓住创业‘尾巴\’,我真怕自己后悔!”薛永德一边忙着挨家挨户收集铁艺加工品,一边告诉笔者,“现在,一想到能领着年轻人一起做大事业,浑身都是劲!”

广袤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创业空间。去年全国两会,“创客”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走红。土生土长的郯城草根农民,在乡土间寻找商机发展事业,蜕变为“一人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全村成基地”的新型农民“创客”,将“一个产业”做得风生水起。铁艺品加工村、柳编专业村、中国结产品专业村、银杏苗木销售专业村、花卉种植专业村、淘宝专业村……在农民“创客”的带动下,“一村一品”已遍地开花。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农民增收也出现了更多新思路。要使农民找到新的增收致富途径,郯城县在“一村一品”的实践中给出了答案:为“创客”添把柴、加把火。

多元化培训,为农民“创客”输送新鲜“血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电商培训……虽然形式不同、内容有异,但目的都是一个——— 扶持农民创业,打造产业集群,拓宽村民增收门路。作为全国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郯城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446人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承担700人的“阳光工程”,让全县700名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能人”脱颖而出。出台《关于实施“电商兴县”战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列出5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经费支持电子商务学习考察、人才培训及公共服务建设……冯守军,花园乡狼湖村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前种植草莓大棚10个,参训后他萌生了创业意识,开始创办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大棚草莓3000多亩,拥有社员119人。与传统农民相比,他已经成为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典型农民“创客”代表。

金融“活水”,浇灌“创客”之花。农民“创客”发展事业,资金是瓶颈。郯城县农商银行把扶持农民“创客”打造产业集群当作支农的切入点,通过网上申贷、限时办贷、利率优惠以及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措施,全力扶持想创业乐于引领群众致富的“创客”,给他们吃上“定心丸”。泉源乡毛家村毛登强第一个承包山地50亩,打算从事黄烟种植。然而前期整理山地,建设烤烟房,急需资金20万元。当地农商行了解情况后,给他快速办理了信贷证,20万元以内资金随时支取。一年下来,50亩地纯收入达到10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眼红”,全村建起6个黄烟育苗大棚、50多个现代烤烟炉,18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黄烟600多亩,仅此一项,全村年收入220多万元,户均收入1万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黄烟专业村。

郯城县对农民“创客”还“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出台《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扶持奖励办法》,设立50万元奖金,用于奖励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明确对其进行“一倾斜四优先”:现有农业优惠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优先安排申报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优先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优先推选省市“乡村之星”等评选,优先安排参加各类考察、学习和交流。去年,郯城还拿出1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对评选出的43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和4个优秀基地进行了表彰奖励。

目前,全县已形成各类专业村600余个,占总村数的70%以上,培育农民“创客”1000多名,引领10万户农民激活“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收入占到村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宋永 李学飞 舒继秀) 

新闻推荐

春节临近各类食品需求量大幅增加为切实保障居民舌尖上

春节临近,各类食品需求量大幅增加,为切实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郯城县加强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油、酒类、糖果、膨化食品、肉制品的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70余家,责令整改5...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