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不丢地 一年一收租土地“托管”让郯城农民迈入“众创时代”
郯城讯 “今年秋收秋播不用自己动手了,俺家的12亩玉米田全‘托管\’给村里的农机合作社。”9月13日,郯城县泉源乡富康新村村民胡金华说。
老胡家里共有12亩地,前不久和村里的农机合作社签订了“托管”协议,由合作社为他提供收、耕、种全程机械化服务。老胡历数着“托管”的好处:不用投资买农机,还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效率高、收费低,省工省力,尤其儿子和儿媳可以常年安心在外经营一家手工艺编织店……
土地“托管”是郯城县近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兴起的一种新探索。农民把自己的土地委托给一个农机合作组织,由该组织为农民提供一个、多个或全部生产环节的服务。泉源乡泉南村的王现宝选择的是全年委托经营性托管。这种“托管”有一点像土地流转租赁。对这种“离乡不丢地,一年一收租”的土地托管方式,王现宝很是满意,他已将自家的8亩地托管2年了。他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家种地,除去农资费、种子费、耕作费等,一亩地的年净收入也就1000元钱左右。托管给合作社后,合作社每年每亩地给800元钱。虽然少了200元钱,但他和妻子可以腾出一年的时间长期在临沂市区从事室内装饰,一年打工收入就有6万多元。
由于当前农机合作社耕、种、收现代化农机机械设备齐全,配套服务完善,农田“托管”越来越受外出务工农民的青睐。目前郯城县形成了菜单式托管、季节性托管、全年委托经营性托管3种套餐模式。据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工作人员介绍,3种“托管”模式皆不改变土地用途,并保留农户土地承包权。土地“托管”后,许多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可以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创业增收。同时“托管”后科学的种植方式、有效的田间管理和先进的机械耕种收割,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合作社的三赢。
“托管”的良性发展,还在于该县注重提升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水平。该县加大政策扶持,实行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重点考虑、优先安排,先后补贴农机合作社1500万元。当地农商行专门推出“农机信贷”产品,为农机合作社社员申请农机信贷设立“便民窗口”,受理农机户业务咨询、申请贷款的需求,优先给予办理30万元以下贷款。在贷款投向上实行“三优先”,即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具资金优先安排,对农机大户资金优先满足,对农机授信户资金优先发放。重点培育农机合作社典型。把规模较大、有较强服务能力、社会影响较好的农机大户作为扶持重点进行培育,帮助机具选型配套,培训新农机新技术使用能力。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服务优、效益高、管理严、信誉好的农机合作社服务品牌。同时加强指导。在农机合作社创建过程中,乡镇农机站专人帮助起草有关章程,完善管理制度、机械安全操作制度等,协调办理工商注册,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
目前,郯城县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1.5%,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0.25万千瓦,从事“托管”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多家,具备“托管”服务的农机大户1200多户,拥有机械5350台件,入社社员3660人,托管土地面积达30多万亩,有20多万农民“洗脚上岸”,走向创业增收之路。
(宋永 李学飞 倪志刚)
新闻推荐
轱辘、古井、茅屋、石碾、犁耙等农耕器具离百姓渐行渐远,昔日的农耕文化常常让人们追思、感怀。最近,投资300余万元、占地20亩、郯城县最大的“农耕文化”公园落户郯城街道小颜村。“在建设‘...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