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弘扬传统文化的“临沭样本”

临沂日报 2019-01-10 11:49 大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但在看得见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之外,基层县该如何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临沭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向深厚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在富口袋的同时,要富脑袋、提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县域蔚然成风,激发农村和城市新的活力。

授牌:

冬至日里的盛会

点燃了乡村文明之火

2018年12月22日,冬至日的严寒丝毫没有影响到临沭县郑山街道高埠前后村孝文化讲堂里的热闹气氛,临沭县弘扬传统文化示范点授牌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举行。乡村文明缺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补啥;群众需要什么,实践中心就践行什么。这是“郑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揭牌的意义。

郑山街道的“头雁示范”效应,仿佛投石击水,很快就在临沭县掀起一波波涟漪。玉山镇李庄村、大兴镇芦格庄村也不甘其后,纷纷启动孝心示范村创建活动,邀请道德模范、讲师开展孝道讲座,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老人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玉山镇李庄村与大兴镇芦格庄村的实践,只是临沭将“文化振兴”落到实处的缩影。

化成:

一方面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

一方面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内涵

走进郑山街道高埠前前村,墙上一幅幅彰显孝心的内容突出了村里的“孝”文化氛围。在化成书院,一尊孔子雕像矗立门前;走进书院,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弟子规》《中华文化经典读本》《百孝篇》等传统文化书籍。“书中还有漫画,图文结合,能更好学习领会书中讲解的道德规范。”高埠前前村小学生陈长迪和同学们课余有了一个新去处。

“化成教育”一方面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内涵,以便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通过邀请全国传统文化老师、社会孝善传播知名人士不定期开展宣讲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在临沭,甘愿献身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之人数不胜数。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给参加学习的学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开启智慧人生。

多年的努力是值得的。对红色革命老区临沭县来说,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振兴乡村文化是关键。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有助于彰显临沭农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展现现代乡村的新气象。

组织:

“点、线、面”联动

典型示范,抓地落实

去年以来,临沭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制定了《全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创建活动中,促动思想道德建设“化成”实践。通过组织领导促动、示范引领带动、舆论宣传推动、社会力量联动、群众自觉行动五大工程,抓点带面,落地落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进全县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

方案能否落地,在于其精准。在具体工作指导上,临沭采取“学、讲、评、帮、乐、庆、建”等方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县文明办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指导流程,保障了工作顺畅,效果突出。

启示:

以人为本,方法要“活”

让群众“当成自己的事”

临沭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振兴实践和经验。

一项以民为本的好政策落实好的关键,在于让群众参与其中,让群众“当成自己的事情”。临沭县建立专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文件,对基层文化场所建设、文化丛书出版、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人才培训等给予政策支持,对传统文化优秀人才、优秀作品、优秀团体给予倾斜扶持。探索设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完善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法治建设、激励表彰、人才培养等资金保障措施。加强监督落实,制定考核办法,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在文化强县建设考核中的比重,纳入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内容,构建县、镇、村三级并行的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网络。

徐娜

新闻推荐

变造借条恶意起诉虚假诉讼被判刑罚

复制、变造借条进行虚假诉讼,妄想赚上一笔,不曾想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最终自食苦果。近日,临沭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虚假诉讼案件...

临沭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