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美” 绽放冬日临沭

临沂日报 2019-01-04 10:01 大字

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徐娜

冬日的临沭,苍马山耸秀绝伦,夹谷关风吹石洞,沭河古道芦苇丛丛……但临沭的风景并不止于河山风光,更在于由内而外渗透的“文化之美”。

2018年12月22日,室外寒风瑟瑟,临沭县郑山街道高埠前后村孝文化讲堂里却暖意融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理事长吕明晰以“孝道”为主题的讲座,让附近村民大呼过瘾。当日,郑山街道被授予“中华孝心示范街道”称号。

步行十分钟来到高埠前前村,一幅幅彰显孝心内容的图画被喷绘在村里最显眼的墙上。在该村的化成书院,一尊孔子雕像矗立门前,书院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弟子规》《中华文化经典读本》《百孝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陈长迪目前读小学六年级,村里建成化成书院后,往常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的她,又有了一个新去处。每到周末,她都会约上同学一起到书院看书、练毛笔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说话间,陈长迪吟诵起《弟子规》。她告诉记者,最近正在读《太上感应篇》。“书中还有漫画,图文结合,能更好地学习领会书中讲解的道德规范等内容。”

陈长迪的成长,反映了临沭县探索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化成教育”实践的初衷。“化成教育”,一方面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便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他们邀请全国传统文化老师、社会孝善传播知名人士不定期开展宣讲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向上向善。随着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临沭县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

村民袁蕊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变化:“自从学习传统文化后,我的脾气明显好转,与家人的关系也日趋改善,也更加懂得如何与公婆相处。”袁蕊的另一重身份,是高埠前前村学雷锋志愿者团队的一员。近年来村里开展的敬老孝老活动,经常能看见她的身影。

看着袁蕊身上的变化,丈夫和公婆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最初开展工作时,街道派人入村进行指导。如今,志愿者们都是被身边人和事所感染,主动加入。”郑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李书恒说。

乡村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向深厚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临沭在行动。

新闻推荐

庞尊见同志事迹报告会举行 展现平凡而伟大的民警形象

本报12月26日讯(记者张慧)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市公安机关力量,26日,庞尊见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临沂...

临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