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追求优秀,一直在路上

农村大众报 2016-07-29 00:25 大字

2016年7月1日,王传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受访者供图)

用了18年,党员王传喜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将村庄由混乱落后带向了文明小康。在这18年,他不忘出发时的初心,坚守承诺,坚持信念,砥砺前行;在这18年,他一直在路上,学习无止境,干事创业无终点;在这18年,他循着公平公正的灯光,坚持原则走正道,无惧天黑是非多;在这18年,他的行囊总是空空,廉洁自律,带出好家风,民心支持成了他最大的收获。

2016年7月1日,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这里开始,王传喜继续前行。

“传喜对俺们老人,

比自己儿子都强”

1999年,在外干建筑的王传喜临危受命,回到了代村,先后担任村主任和村支书。他要复兴这个曾经辉煌又一度败落,曾让他自豪又令他痛心的村庄。1999年4月13日,他当选村主任;4月15日,法院的传票就来了。面对欠下的约380万元的外债,一年时间他出庭应诉了100多次。“那个时候不堪回首,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王传喜说。

万事开头难。当时,村里土地乱圈乱占、违章建设等问题严重,老百姓对土地调整的要求非常强烈。王传喜一上任,就拿最难的土地问题开刀。一说要调地,很多人拼了命跟他闹。有当街叫骂的,有往家里扔石头的,也有寄恐吓信的。2000年夏收腾茬前夕,精神濒临奔溃的妻子拦着王传喜,以死相逼,求他辞职:“你非要干,我就死!”王传喜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异响,妻子已经服下了农药。幸亏抢救及时,妻子转危为安。“经过这个事,我思想震动很大。但说实话,我没动摇。”王传喜说。

曾共事多年的县退休干部张德华说:“一天24小时,他至少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年有365天,他就干满365天。”唯一一次请假,是在2010年春节假期。除夕下午,王传喜告诉张德华:“小孩妈妈疼了一个多月了。这两天忍不住了,告诉我了,吃上止疼药哩。过了初一,我带她去临沂看病。”大年初一,王传喜开会、看工地,忙了一天,妻子的病又重了。初二,县领导临时要来代村研究工作。“他是那种组织观念特强的人。上级有工作安排,他都严肃对待。”张德华说。王传喜让家人拉着妻子到了临沂,一查是肿瘤,当天就住院了。初三,王传喜跟张德华请假了:“我对不起家属。这么多年,我都没过问。都因为我,才到了现在这个样。”说完,王传喜落泪了,张德华也落泪了。他说:“我去医院看看,尽快回来,不要跟其他人说。”这天下午,天还没黑,王传喜回到了代村,又忙到了夜里。

王传喜上台前,对老百姓承诺:“绝不乱划一分宅基地、绝不出卖一分地,绝不浪费一分地。”18年来,王传喜做到了。就连村集体投资的商城,铺面也坚持只租不售,挣的都是长流水的钱。面对着眼前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对着外界的压力,王传喜坚守住了对村民的承诺,不仅未卖一块地,反而通过流转,又获得了另外5个村、1万多亩地的经营权。村里建起了225栋居民楼、小康楼,配套了省级规范化小学、社区医院、单元式老年公寓等设施。老人们都说:“传喜对俺们老人,比自己儿子都强。”

在这18年,代村先后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农业公园等一大批项目。其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山东省目前唯一被命名的国家农业公园。到2015年,代村村集体年纯收入7000余万元,集体资产(不包括土地)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万元。这18年来的每一分钟,王传喜从未停下追求优秀的脚步。

“他的时间都是

以分钟来计算的”

代村的村干部,每天早晨6点集合,把村里各个项目转一遍,研究安排工作。傍晚,全体人员到不同现场,再开一次主题会。赶上出差,王传喜就电话“遥控”,点点滴滴都会过问督促。就连在生病治疗时必须静躺的一个小时,他也不停地打电话调度工作。只要在办公室,王传喜至少工作到晚上9点。到了春节,班子成员除夕下午才开始放假,初一一早就上班。村“两委”工作人员刘聪说:“有一年修路赶工期,每天早5点开工,夜里12点收工。每天,王书记都靠在工地上直到收工,干了一个多月。最后,连工人们都受不了他了,给多少钱都不干了。”今年,村里计划在清明节前完成沂蒙老街项目。工程是大年初一放线,大年初二正式动工,一天都没耽误。出差到北京,只要不是出于工作需要,他一般坐最早一班高铁去,事办完就回来,尽量不过夜。他说:“一是省费用,二是不耽误工作。”张德华说:“王传喜就是个‘工作狂\’,他的时间都是以分钟来计算的。”王传喜说:“我只要一闲下来,就觉得愧疚。”

王传喜是全国劳模,享有一定的疗养待遇。但从2008年被评为省级劳模以来,他只参加过两次疗养。每年,他都因为村里工作走不开,硬着头皮跟工会的同志请假解释。今年,他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脱,本来准备先去报道。可临到跟前,又因为工作太忙,不得不再次请假。

王传喜身形魁梧,是标准的山东大汉身材;但干起工作来,又心细如针,扎扎实实。打开王传喜办公室的书柜,里面按年份摆放着131本工作笔记,这只是全部笔记的一部分。王传喜笔杆子很勤快,每天工作的总结和思考,都会记录在上面。只要是代村发生过的事,来什么领导,开什么会,在王传喜的笔记本上都有底。

到了晚上,如果没别的工作,王传喜就把门一锁,手机一关,学习上级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到了夜里十一二点,忘记了吃饭,是常有的事。张德华说:“代村能有今天,是因为王传喜满脑子研究政策。土地流转、现代农业这些大题目,他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跟代村结合。”

“吐口唾沫砸个坑,

他说话算数”

任职之初,王传喜就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在家里办公,有事到办公室敞开了说。每个月1-5号,代村都要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开会,由王传喜向大伙报告上月工作情况。公开,是王传喜对乡亲们最基本的承诺。

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代村从1999年酝酿拆迁,2006年开始建设,到2014年农民全部上楼。搞了15年拆迁,王传喜死死抓住一条:公开透明。村里搞拆迁,一旦评估结果公示上墙,他就从早到晚坐在办公室,连坐七天,等群众上门。他跟拆迁户说:“你们有意见,不要为难拆迁小组的同志。有问题来找我!”

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但王传喜深知:农民不怕吃亏,就怕不公平。18年来,他一直“一碗水端平”。再硬的口气,再大的情面,在王传喜这里,都不管用。村里拆迁到了最后一户的时候,对方提出要突破政策,提高补偿。为了那一户,村里做了两个月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熬到12点。工作陷入停滞,对方志在必得地施加压力:“这都拆到最后一户了,政策就不能变变?”王传喜知道对方的心理,但他更知道:一旦丧失了公平,自己的原则就丧失了,前些年的拆迁成绩就会清零,代村就会重新乱掉。他放出话:过了期限,一分钱奖励没有。最后,那户人家只得同意拆迁,并且愣是没拿到奖励。

村民龙治江拆迁后想申请以村民内部价购买一套住房。按照政策,不满55岁的村民才有资格购买。当时,龙治江还有两个月满55岁。王传喜答应他:“放心,有你的。”果然,王传喜说话算话。但王传喜自己的三叔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因为超出了年龄,尽管求情了很久,王传喜也没答应。龙治江说:“王书记原则性太强了,‘吐口唾沫砸个坑\’,他说话算数!”

在原则面前,王传喜不怕来硬的,也没输给人性的弱点。2012年,代村对沿街楼拆迁,拆到了县城南环路边的付青泉家。这套盖了不到10年、600多平方米的楼房,有两层楼、七间屋。付青泉本身干建筑,盖房所用建材的标准很高,质量在村里有口皆碑。当时,他自己经营、出租,一年有七八万元。但按照村里的政策,不管房子大小,一律按人口制定分配方案。一想到这么好、这么大的楼房,村里评估价只有50万元,拆完只能分到两套房,付青泉说:“我现在想想,心里都疼得慌。王书记自个心里也疼得慌。”王传喜说:“对方真是到了崩溃边缘,再拆下去真得闹出人命来。我也很为难,也困惑动摇了,也怀疑过政策是不是错了,那真是到了过不去的时候。”在情与理之间,王传喜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但思考再三,他确认:贯彻了多年的政策不能改。终于有一天,两人在办公室谈到了后半夜,付青泉松口了:“不谈了,明天就拆。”回到家,付青泉收拾东西,拿两瓶酒到了楼上,流着泪陪老房子过完最后一夜。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回家之后,王传喜也哭了。他说:“我们的群众真是太好了!”

“有个好名声,

就是沾我的光了”

代村是富村,年年搞工程建设,资金往来多。对王传喜来说,想伸伸手,来钱很容易。但张德华敢给他打包票:“在廉洁问题上,王传喜相当过硬。我敢保证他一点毛病没有!”张德华曾坐镇兰陵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指挥部,协助王传喜搞开发,面对的都是上千万元的建设项目。面对这一领域的“潜规则”,王传喜对建设单位有言在先:“我们代村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但一些外地单位还是不放心,临签字前要“表示表示”,但王传喜说:“我们一顿饭不吃你们的。如果你们按质按时完成,我们请你吃饭。”在这个领域,都是乙方请甲方吃饭,还没听说有甲方请乙方吃饭的。签字之前,王传喜还会把价格再压5%。他说:“我们不要你吃请,你们价格再压一压。”这一招,屡试不爽。

身为“一把手”,很多人向王传喜送钱送物,拉关系、办事情。当面拒绝不了的,王传喜就想办法给对方退回去。自己方便退的,就把态度说明白;自己不方便的,就让其他人帮他退。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有过替王传喜退钱退物的经历。

王传喜很反感这些往来。后来,临近节假日,他就让妻子紧闭大门,装作不在家,任谁敲门也不开。后来,他干脆让妻子带着儿子在外面躲清净。张德华打趣王传喜说:“做你老婆孩子真难啊!一到过年过节,有家不能回。”躲了几年,人们知趣了,送钱送物的少多了。

王传喜大事有底线,小事也不糊涂。身为农村干部,王家又是村里大姓,免不了人情往来。但每逢婚丧嫁娶的场合,他自己不去,只是托人把礼物、礼金带到。农民送来一袋花生、两瓶酒,王传喜说:“老百姓来看你,完全是出自那种朴素的感情。硬是不收,或者原样退回去,驳人家面子,伤人家心。”大儿子王加萌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就和妈妈、弟弟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回礼,并且只多不少,有来有往。

代村是富了,但在王传喜的派头上体现不出来。出差在外,他和驾驶员住一个标间,绝不单独开房间。接待方不安排住宿的,他都是住在办事地点附近的快捷酒店。在北京,他还好几次住过半地下的宾馆。小儿子结婚时,孩子花自己的钱、托朋友找了几部豪华轿车迎亲。王传喜得知后很生气,把儿子熊了一通,愣是让他换成了几部大面包车。

对两个儿子,王传喜立下规矩:“有本事,就出去干。村里的事,你们兄弟俩不要掺和。”一次,一位朋友请王加萌吃饭。到了桌上,才发现还有一些建材商。王加萌明白了饭局的意图,也知道父亲的脾气:“咱要这样,这个饭就不能吃了。”王加萌的单位招待客户,他自己招待朋友来国家农业公园游玩,都是买团体票签单算账,没沾过父亲一点光。王传喜常说:“越是亲人,别人越是看着,就越是要严格。不缺吃、不缺穿的,跟我沾什么光?有个好名声,就是沾我的光了。”

新闻推荐

临沂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丁立斌兰陵县合作社大户——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有社员3516户,遍布10个乡镇、106个村庄,社员股金总额2000万元。2014年,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实体实现利润606万元,社员百元基本股分红达到...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