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20万捐款引发的全村整治
7月8日,站在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头,只见一条新硬化的水泥路从村口向村里延伸。远处,拖拉机运来一车车混凝土,施工队挥舞着铁锨,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再有一个月,全村路面就能完成硬化,我们还要整治村容村貌。”村支部书记丁明文笑着对笔者说,“这次工程,可是让一笔20万元的捐款带起来的。”
东高榆村有200多年木梳制售历史,380多户村民中有200多户从事这一行业,需要宽敞的场地和干燥的环境。过去由于担心下雨积水,村民们比着赛着地抬高地基、盖大房子,有的地基高出地平面1米多,占了大半条街道,随处是死胡同、房外房、路上路,大街小巷高低起伏、九曲十八弯,有的坡连电动自行车都爬不上去。
今年春天,从村里走出去的丁原富回到家乡,提出要捐出自己的20万元退休金,给村里修路。“人家在村里没有一间房、一片瓦,一下子捐了20万。咱们再困难,也得给村里变变样。”丁明文说。他和另外两名村党支部成员一合计,决定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硬化、绿化、亮化、改厕齐上阵。
决心下定,难题也摆在面前。仅硬化全村31000平方米路面一项,不算机械设备、人工,买混凝土就要支出100多万元。20万元捐款远远不够!
5月15日,村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会,提议发动全村力量,集合全村智慧,誓将老村焕新颜。短短几天里,44名党员带头,企业老板丁兆颂捐了20万元、两名县直选派“第一书记”所在单位分别拿出1万元,98岁的老人陈兆谦送来1000元……最后,捐款额达到了113万元。
“开始也犯愁,铺路拆墙,没资金咋干?后来看到村民们争相捐款,大家都支持这件事,那咱就干!”支部成员陈效金说。大家捐的钱,更要仔细花、算着花。支部组织退休教师、党员、有威望的大姓长辈,成立了东高榆村容整治筹委会、建委会和资金监督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各项工作,件件都严格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
5月20日,工程正式动工。还没等“建委会”上门做工作,有些村民就主动请拆自家的房外房、路上路。“不光俺一家挖,大家都挖。谁再堵着路,大家都瞧不起。通出路,咱自己更方便。”家住村委西南边的村民丁原红说,全村统一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不担心雨水倒灌到家里,他痛快地挖平了原先垫高的1米多门前路。
硬化路铺向自家,不少村民给施工队切好了西瓜,送来了桃李。“大热天施工不容易,没有他们俺家的路啥时候通?”村民陈兆东说,他家和女儿家住在一条东西街上,中间就隔了三户人家,过去因为路不通,闺女回娘家从来都得走“几”字形线路,先向北走一个路口出村,沿村北的公路向东走几十米,再折回村里。如今路通了,闺女抬脚就到家,“现在都盼着快点修到自己家哩。”
工程开工一个多月来,全村已经硬化路面6000平方米,按照统一标准完成占路房屋拆除,新平整路面8000平方米,每户门口都留出0.7米宽的绿化带,种植月季和冬青。在路面开挖、硬化的同时,同步铺设了排污、燃气、自来水管道。目前,已经取得县自来水公司和一家燃气公司的项目许可,铺设自来水管道120户、燃气管道80户。
伴随着硬化路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家门口,东高榆村的整治规划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拆挖出来的砖块砂石,要填平村西的汪塘,在那里建设一处文化广场,供村民们闲时娱乐;要建一处民俗馆,展示200年的木梳传承;要修葺河上的木桥……“既然决定要干,咱就得好好干、干到底,让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丁明文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孙烨宋荣荣
徐德理
新闻推荐
告诉妈妈不回家过年后,莫童大滴的泪珠扑簌簌地滚落下来。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街道西李家埠村一个叫冯小鹏的女孩,兄妹三人,父亲死于车祸,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卧病在床。莫童和义工们多次登...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