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精准” 贫困户稳定脱贫
□本报记者 焦雅奇
通讯员 陈德溪 孙烨
在临沂市新一轮精准识别的70万贫困人口中,有40多万属于无劳动能力的人群。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剩下的硬骨头?省派莒南县第一书记谭博认为,“***”就是要为贫困户寻找合适的脱贫路径和载体。
今年59岁的莒南县岭泉镇高岭村村民刘学彩是该村50户贫困户之一,老伴因病瘫痪在床,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喂一次饭要半个小时以上,我到哪里打工都带着他。”刘学彩说。之前,她全靠编织柳编工艺品赚取微薄的收入给老伴买药看病,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不过最近刘学彩每天都很开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看着这些黄粉虫,我感觉有了希望。”
刘学彩说的黄粉虫是临沂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科主任科员杨西江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引进的“光伏+黄粉虫养殖”项目,帮助刘学彩等18户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这些黄粉虫两天喂一次,技术、工具、幼虫、饲料等都由公司提供,操作简单,一个月就可养成商品虫,再卖给企业。按每户贫困户养殖560盒计算,每年大约能挣7000元。”杨西江介绍,“我们还在养殖黄粉虫房子的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电能,电量输送给国家电网,每年每户贫困户大约能分2000元。”
同样看好这个项目的,还有省纪委驻省机关事务局纪检组派驻相沟镇沈保社区的第一书记崔宏杰。以这个项目为基础,崔宏杰对村里的闲置烤烟大院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扶贫大院,不但实施“光伏+黄粉虫养殖”项目,帮助部分贫困户脱贫,还将大院空闲场地租给企业,吸引贫困户来此学习柳编。
在扶贫大院的对面,崔宏杰根据周边土地多、地瓜种植面积大及加工点多的实际,投资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修建可存储15万斤以上的地瓜窖8个,并对外发包,年收租金6万元。在此项目中,贫困户每年每人可获利1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等项目,我们村贫困户脱贫指日可待。”崔宏杰说。
省纪委派驻相沟镇后古城村的第一书记李科涛选择了大户带动贫困户的扶贫方式。记者在该村犇城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50余头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负责人张国强告诉记者,他原本在村里搞养殖,扶贫政策出台后,贫困户把获得的无息贷款投入到他的合作社用来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每年付给贫困户15%的固定收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简单好学、可持续发展是第一书记选取产业的标准之一。“光伏+黄粉虫养殖”、地瓜窖等项目可以持续使用20年;大户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因资金可以循环使用,确保了贫困户脱贫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第一书记纷纷利用村里的闲置资源,不断创新方法,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户过上好日子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新闻推荐
莒南讯6月20日,涝坡镇举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全体脱产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两委干部近200名党员参加了党课。会议要求,“两学一做”必须始终围绕“学”这个基础、“做”这个关键,以学...
莒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