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孙氏文化历久弥新

牡丹晚报 2016-05-17 09:18 大字

讲述人:孙治宇(菏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整理:记者 朱 静

孙治宇是孙氏家族第71代孙,工作之余他喜欢研究和孙家有关历史文化。如今的他是孙膑文化研究会会长,他告诉记者,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孙家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孙家文化发扬光大。

孙姓来源有多种说法

在先秦时期,孙姓就出现“兵家始祖”孙武、军事家孙膑等。由于孙姓出现较早,关于孙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最主要的一支。

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卫康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卫康,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圭阝)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卫康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卫康到宗周任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

卫康的八世孙卫武公是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 (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孙姓第二大来源于芈姓楚国,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

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姓的始祖。

孙姓的一支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将军孙书,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乐安孙氏始祖为春秋时齐国孙书,虞舜之后,轩辕黄帝之裔。宣公(二)十一年,(陈国宗室内乱),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完恐祸及己,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完辞,遂为工正,改陈姓为田姓。田完卒,谥曰敬仲。田完生稺孟夷,稺孟夷生湣孟庄,庄生文子须无,无生桓子无宇。田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无宇生书,字子占,为齐大夫,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田书故名孙书,为乐安孙氏鼻祖。

除此之外,还有孙氏出自子姓,为比干之后。孙姓在汉代时,苟子后人因避讳而改孙姓等说法。

解开孙膑故里之谜

孙膑是世界名人,是我们孙氏族人的骄傲。1988年,我的父亲孙世民组织召开了“桂陵之战遗址论证会”,确定桂陵之战的遗址在今菏泽城区东北牡丹园一带。这次会议的成功,启发了我父亲对孙膑故里研究的兴趣。

孙膑故里在何处,多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司马迁在《史记·孙吴列传》中记载不详,仅称“膑生阿鄄之间”。此后,许多人物辞典、传记记载孙膑故里时,大都沿袭这种说法。但经过多年的调查,在聊城阳谷县一带虽然有孙膑故里的传说,但未找到确凿证据。

为了确定孙膑故里的确切位置,我的父亲走访大大小小50多家图书馆、100多个村庄,拜访专家教授40多人。

1991年6月,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的一位村民给父亲捎信说,他们村保存有一本上百年的《孙氏家谱》,上面明确记录了孙膑就是他们的祖先。我的父亲来到孙老家找到该村家族长,发现族谱是手抄本,重修于光绪年间。

谱序中清晰地写道:“膑字伯灵者,本居山左鄄邑黄河故道之边,曾辅政于齐,与田忌将军并肩齐名,官居军师,建功立业,为齐之栋梁,后安家于此,定名为孙老家,世代脉脉相继。”凭着这本族谱,在第一次全国孙膑故里研讨会上,专家们初步认定了孙老家就是战国大军事家孙膑定居之所。

后来,我的父亲又相继找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手绘的孙膑传影、嘉靖年间孙膑墓址残碑和清朝顺治年间的《孙氏族谱》。1992年,我的父亲又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孙膑故里论证会”,由此确定了孙膑故里在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

孙膑故里确定以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纷纷用大篇幅、长时段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用中、英、法、日等多种语言向世界报道了孙膑故里确定的消息。

将孙氏文化发扬光大

自幼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孙膑的传说和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香港有关孙膑的电影《马陵道》,我连看了几次。孙膑也逐渐成为我心中的英雄和崇拜的偶像,但当时只是停留在了感兴趣的层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1997年,我的父亲因病去世,对孙膑的研究被搁置了下来。2005年,我到福建参加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活动,全国孙姓代表一千多人参与。在联谊会上我和很多来自各地的孙姓代表进行了交流。他们中很多人都在研究孙膑文化,并且出版书籍或者发表相关论文。作为孙膑故里的代表,我感觉 “脸上没光”。回到菏泽后,我开始研究孙膑文化。

2006年,我组织成立了“菏泽市孙膑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会长。组织、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中华孙氏通谱》《孙氏文化》和《“孙膑杯”全国书画名家邀请作品选》等典籍。2016年主编35万字的专著《文韬武略:孙膑兵法和孙膑研究》,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整理第一、二次全国孙膑故里论证会著名学者、专家发言及其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

2016年4月16日至17日,由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菏泽市孙膑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孙膑文化与经济发展论证建言会”在山东鄄城举办,孙子兵法研究所所长王中兴、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副主任孙君、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刘怀元、澳门孙子兵法学会副会长刘紫妤、山东时代孙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经福等14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这次活动对进一步传承、发掘孙膑文化、促进菏泽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百年沧桑,历史巨变。孙膑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老却历久弥新。作为孙氏后人,我们有义务将孙氏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民意大考:西湖镇交上合格答卷

本报记者 李敏在年初东港区开展的“岗位·作为”大讨论活动中,西湖镇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要增强“身在一岗,造福一方百姓;身担一责,服务一方群众”的责任意识,深入一线,征求群众意见,群众问,干部答,...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