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苏健芒种时节麦收即将开始田野里弥散着诱人的麦香杏儿

淄博晚报 2015-08-08 17:43 大字

○苏健

芒种时节,麦收即将开始。田野里弥散着诱人的麦香,杏儿黄了,麦哨千(小知了,“蝉”的俗称之一)爬上树枝,吱——吱——吱——的欢唱起来。

不由想起唐代虞世南写的《蝉》那首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认为蝉只饮露水和树汁,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圣洁、纯真、清高,具有高尚的品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蝉有着一鸣惊人、腰缠万贯、生生不息等美好寓意,因此人们喜欢以蝉的形象做成饰物。

蝉的幼虫有大有小,学名金蝉,各地方俗称很多:蚰、螝、肉蛋、“爬杈”、老撵高、知了猴、知了螝、哨千猴等。小的金蝉经过蜕皮就成了小蝉(麦哨千),它披一身浅灰色战袍,趴在树枝上吟唱,几乎和树干树枝的颜色一样,这大概就是它的保护色;夏至过后,大的金蝉往往在一场大雨后从地下钻出来,爬到树上,蜕变成黑体白羽的蝉(哨千)。柳树、杨树等树木就成了它们的舞台;树林成了它们的天下,夏季音乐会从此拉开帷幕。雄蝉腹部有两个半圆形的音片,这是它的“音箱”,音片下面白色的薄膜就是它的“声带”,通过振动声带,雄蝉成了夏天的歌唱家;雌蝉没有这套设备,所以它默默无闻,承担起了蝉家族传宗接代的任务,一旦成熟,它就用尾针刺破柳树、杨树等树的嫩枝,把卵产在里面,任它们自生自灭,而雌蝉一旦完成了任务,就会在雨季某天的树枝上僵老死亡,发霉凋落。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和小伙伴们一起干摸蚰(金蝉)、粘哨千、燎哨千的事的太多,对蝉的习性相当熟悉。

夏天麦收之后的傍晚,太阳一落山,我和伙伴们就开始去树林里摸蚰。在柳树、杨树等树根部附近的地上,如果看到圆形的孔洞,那大多就是蚰的巢穴。把食指伸进去,如果感觉到它还在里面,肉乎乎的。可以用小树枝把它“钓”上来,也可以用铁铲把它挖出来。如果它没在里面,洞孔附近有新鲜的土屑,那它一定是刚刚离开,爬到就近的树上去了。只要“跟踪追击”,仔细搜寻,一定就会捉到它。根据法布尔的研究,金蝉一般要在地下生活5-8年,它凿穿这个孔洞很不容易,所以雨后出巢的金蝉就会多一些。有时候一晚上我会摸到十几只甚至几十个,回家后洗净腌好,趁母亲烙饼的时候在铁鏊子上烙熟就饭吃,当然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听说蝉蜕(金蝉的壳)还是一味药材呢。

相比咸香可口的“炸金蝉”,哨千不仅长着翅膀,而且干瘪空虚,所以人们很少食用。只是在无聊的晌午,在大人们午睡的时候,孩子们偷偷洗好面筋,或者到生产队的牲口棚里找来马尾巴上的长毛,用长秆上安面筋粘哨千或者用马尾系扣套哨千,捉到后回家喂鸡,那是“单兵作战”,靠的是眼力和耐心。“熬哨千”倒更像一场集体游戏。要选个漆黑的夜晚,伙伴们每人抱一抱麦秸,来到村边柳树林里,在一搂多粗的大柳树下点起一堆篝火,几个人一起踹动树干,摇晃树枝,成群的哨千就一边鸣叫着,一边迎着火光从树上飞下来,如同“飞蛾投火”一般。大家就一边打闹着,一边捡拾那些扑棱着翅膀的哨千,让它们变成鸡鸭们第二天的早餐。

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土地成了紧缺的资源。大片的树林已不多见,蝉的栖息地越来越少,数量也正在锐减。据说有头脑精明的人为了经济利益,到处采集带有蝉卵的干树枝,人工饲养金蝉,不是让它们蜕变成哨千,而是到市场上售卖赚钱。

刚刚读到一则消息:2013年被列为“濒危物种”的禾花雀快被中国“吃货”吃绝了。我想起几年前和美院王教授的一次谈话:他说杭州人不吃金蝉,所以西湖岸边的杨柳树上有很多很多蝉,每年夏天蝉鸣蛙声成为一道风景……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今蝉的命运堪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大家别再食用金蝉、别再捕杀哨千了。让蝉鸣声声,给大自然多留下一点诗情画意吧。

新闻推荐

微争议 应该多开辟新的景点来分流游客

...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