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远逝的青衫 (外一篇)

日照日报 2014-04-26 19:29 大字

娄光

在杭州西湖,见一男子向我走来,身着青衫,衣袂飘飞……我愣站在那里,多年的梦境,一下子在我面前实现,朦胧中青衫飘落我身,一种儒雅的向往仿佛变成了现实。

也许是做生意以后,接触的人——— 不!接触的男人早已失去了书香熏染出的儒雅与温和。在我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了梦境中那飘逸的青衫,身边的人,再也不见了诗情洋溢的风骨。不见了青衫的时代,仿佛空气中缺少了一种成份,有一些枯燥,有一些乏味、沉闷。

我对于青衫的怀想,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那种服装的款式。我一直执着地认为,那简洁流畅的青衫,就是莘莘学子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社学馆之中,像唐伯虎、梁山伯……那些翩翩的身影,总是在岁月中浓来淡去。青衫的背后,深藏的是浩繁的书卷,是满腹的经纶。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以简洁豁达的方式表达出来,总是以优美浪漫的形式呈现出来。青衫,既是简洁的,又是优美的。青色是一种不好确定的颜色,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也有人说如果有一种颜色让你分不清是蓝色还是绿色,那就是青色了。我想青衫的青色还包括了黑色和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这样复杂地呈现出来的带有文化意义的青色,拥有中庸的品性,泰然、淡定、不张扬,却透着一种执著与稳健。一袭青衫,自然流畅的线条,自上而下,一以贯之,不枝不蔓,没有任何修饰,不繁复也不简陋。它洋溢着中国文人不卑不亢、入世超脱的精神内质。

青衫是文化的,它解释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作乐,自有个中真味。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款款青衫装扮出来的,必定是一副周正坦荡的君子之相,君子必定有德才兼备之品。德与才的统一,是传统文人的完美追求,它氤氲成一种浩然正气,在中国历史的深处,撑起一座精神大厦。尽管有些沉重,但岁月,总会留住那些风景。

我记起韦尔乔的一幅画,画中一个穿长衫的人,将绞索从容地套在自己脖子上,另一个穿长衫的人,则平静地为他扶着脚下的凳子,整个画面气氛宁静而安逸。这一切仿佛都很自然,穿长衫的人视生死竟如此从容。是谁垂下的绞索?在绞索上结束的是什么?我想,那两个人身上穿着长衫,一定是青色,或许当年从容就死的嵇康也该是一袭的青衫吧?

那些穿青衫的人都已经逝去了,就像西湖边上,无法再去寻觅的款款背影……

动人的青衣

说到青衫,必然会想起“青衣”,可“青衣”和“青衫”却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符号。

“青衣”在每一出戏中差不多都是主角。在我们传留和耳濡目染的戏剧中,没有青衣角色的戏是很少见的。戏剧中的旦角除青衣外,还有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但青衣却占有最主要的位置,所以也称正旦。一个“正”字,准确地体现了青衣的特点:稳重、端庄、贤淑、执著。在舞台上呈现的情态,无论坐姿,站姿,还是走路,都保持了大方稳重的内质。青衣这个角色,大多身处逆境,命运多舛。但是,在她们的身上,总有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精神,举止端庄,又性情刚烈。就是中国真正的传统女子。

我记忆中的生活,就像每出戏一样,每个家庭都少不了青衣一样的女子。因此,我对戏剧中呈现出来的传统女性并不陌生,对青衣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格特征,也同样不陌生。小时候,家族中有几个大我十几岁的姑姑和姨妈,都是年华似锦,青春靓丽,经常在一起上山、下地,花一样的女子们成为乡村很美的一道风景。后来,几个姑姑、姨妈都陆续出嫁。多年后再见到她们的时候,岁月已经在她们的身上留下了沧桑,芳华尽失。我偶然也获知一些她们的生活,我知道她们无法避过生活的艰辛与命运的捉弄。但是,她们也像戏剧中的青衣一样,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岁月;以贤妻良母的角色,展现了自己的朴素与沧桑之美。

以前,“青衣”的称呼常指服装扮相,那一个个绝色美女,身着素朴的黑色服饰,周身沿蓝色或皎月色的边,没有华丽的装饰,常戴银头面或包淡色绸巾,以显示人物处于困苦之中。后来,“青衣”就不完全指服装扮相,主要从剧情人物的性格划分了,最大的特点是以唱为主,把唱、念、做、表融合在一起。青衣需要有明亮、宽厚的阳刚之声,还要有娇脆、柔媚的细腻之声。表演起来庄重、沉稳、秀美、大方。其实,这也正是对传统女子的典型定位。

青衣的唱段常常很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有时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的生活中,在荒郊野外那些哭坟的女子。亲人刚刚去世,或者由于生活中某些艰辛,使人想起已故亲人,悲由心生,一个人内心独白,尽情地倾诉,那是一种无任何雕饰也毫无掩饰的悲情的宣泄,呼天抢地般地悲壮。那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戏中的青衣情到深处那一大段感人至深的唱段。

戏是人生,人生如戏。 

新闻推荐

东港:信息化为农村孩子插上翅膀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殷爱堂)11月17日上午,在东港区最小的学校——— 仅有43名学生的西湖镇竖韩小学,孩子们正在全神贯注观地看着“空中课堂”实时播放的名师讲课视频。自去年以来,东港区教育局...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