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焕的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 苑莘本报通讯员 王宝龙
今年,莘县朝城镇西关村的农户在露地黄瓜上发了财:一亩地直接效益16000元,仅这一项全村就赚了600多万。这得益于2014年西关村进行以蔬菜大棚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而这,也正是村党支部书记孔春焕的“二次创业”经历。
孔春焕刚嫁到西关村时,村里还很穷,婆家更是“一穷二白”。1987年,孔春焕开始收购粮食,经过十几年的打拼,1995年创办了自己的面粉加工厂。在此基础上,她又成立了更高规格的山东泰华面业有限公司。现如今,公司有5000万斤粮食储备库一处,年加工小麦达2.8亿斤,年产各类面粉2.2亿斤、麸皮0.6亿斤。事业成功之后,孔春焕挑上了更重的“担子”:让大家伙都能富起来。
2014年,孔春焕被选为村“两委”带头人。为了带领大家致富,孔春焕带领村党员干部分批出去考察,本县几个乡镇的大棚种植区、瓜菜市场他们都跑遍了,还几次到寿光考察,后来又去了江苏、河南等多个地方,经过参观考察,大家的思想观念变了,致富的信心也更强了。
思想转变后,孔春焕号召全村进行以蔬菜大棚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她自筹资金,为村里新增2台变压器、3条线路、5眼机井,解决了村民临时灌溉难题。2015年夏天,村民首次种植黄瓜的收益达到往年的10倍。村民尝到了甜头,对蔬菜大棚也产生了兴趣。为支持全村种植业发展,孔春焕又自建冬暖式大棚120亩,大拱棚60亩,以原价承包的方式分期转包给群众。
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村民种上了大棚,收入有了来源,但还有一部分经济条件稍差、劳动力弱的村民,如何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呢?孔春焕想方设法流转村里的土地,半个月后,就在村西头的荒地上栽上了雪梨、桃树和葡萄。为解决蔬菜瓜果的后期销路,他们在村里新建了20余亩的蔬菜交易市场,既方便了群众,又给村里带来了一部分利润。
2018年,西关村又新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4座,征求了群众的额意见后,全部种上了草莓,下一步计划建设草莓采摘园,每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1万余元,届时可给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
新闻推荐
11月21日,山东省立医院病房内,躺在病床上的代荣祥归心似箭,他想念家中的孙子孙女,于是拿起手机翻看相册。儿子代晓言...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