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时的馈赠
□孟宪杰
那天上午9点至12点,近500人的临清运河名城大讲堂,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卞毓方先生的“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报告会,在季羡林先生家乡山东临清市会议中心举行。尔后得知,这是临清市委市政府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举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卞毓方作为季先生的弟子,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也是挑战。他在来时的路上,跟我说:“我不喜欢登讲台,更不喜欢外出讲课。季老生前就告诫我,不要学XXX,到处出头露面、卖狗皮膏药,虽然获得一些虚名,但耽误了做学问。没有扎扎实实的学问,你骗得了一时的听众,但终究骗不了历史。我这次来,一,纪念季先生,说些大实话,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二,你有几斤几两,你配不配当季羡林的学生,你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你有再多的头衔、再多的包装,也没用。”
因此,当他健步登上讲台,那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超强的自信心铸就的对老师家乡父老乡亲的尊重,浓缩在他深深的一鞠躬中——有文化的临清人,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种来自双方的真实情感,是任何权威和权力不能替代的!这种会议的气氛也是不多见的。三个小时,卞毓方先生一直站着,他是在向老师的家乡汇报,也是在向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汇报。
我与毓方兄认识多年,读过他的部分大作,我感受到他的身上有股强大的气场,时时刻刻都在激励他自己,也在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每当我情绪不佳、心灰意冷,这时,只要接到他的一条短信、一个电话,立刻就浑身一凛,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状态。在人生的江湖,毓方兄有他超然的选择:不喝酒,不抽烟,坐怀不乱。此事看似平常,却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他没有低级趣味。你也可以说他不可爱。他有次参加一个高级别的文人聚会,事后跟我说,玩家多,小聪明者多,小聪明是无法成为大家的。如今,先生年过古稀,依然闻鸡起舞,每天坚持运动,他最爱的是羽毛球。他写过一篇文章:《选择一项羽毛球胜过一打朋友》。因为朋友是随时间、地点而不断变化的,唯有球拍,和他不离不弃、如影随形。长期运动,也给他一副好身板,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到这点,我更是感受深刻,和他对话,觉得是高密度的享受,瞬间知识、智慧的倾泻,让你真正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如果他觉得你不值得谈,会表现冷漠,他的思想永远在云天遨游,他不屑蹲在地上看蚂蚁跳舞。
镜头切换到会场。几乎没有任何响动,只有笔在纸上的刷刷声。毓方兄使用了视频,屏幕上内容的变换,把人们的目光牢牢吸引。他适时提出一些充满学问和智慧的问题,与听众互动,不仅妙趣横生,且浮想联翩,把听众带到更高的层次,无论你是官员、企业家,还是文化人,都能从中吸收到巨大而丰富的营养。是的,这就是一场盛筵,色泽鲜艳,五味俱全。先生目光如炬,犀利似剑,正如他在写蔡元培一文中所说,“站在五十岁的高度上倚风长啸,苍茫四顾,自他的双眸中射出的,是一股凛凛的心灵之光,它犀利似剑,泠然有声,凝聚了无穷的历史感悟。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是啊,先生选择从文,正是在五十岁而后,超前、孤独、忧郁、奋进,正是他的基本造型。记得一次和他从北京来济南,路上,我问他文人最基本的素质,他说了四个字:“悲天悯人”。先生不是玩家,不为了沽名钓誉,他的人与文,始终是我心头的泰山石。
先生的演讲,一如他的文,恢弘大气,视野独特,绝不落俗套。先生平时不愿高谈阔论,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他讲些什么。我知道,他一定会讲得好,但不知道他究竟讲得如何好。先生平时寡言,使人想起古训“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次到了会场,一开头就被他震慑。老实说,我听过许多名人的演讲,曾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对于卞先生,就不仅仅是佩服,还要加上两个字:敬重!此话,出自我的内心,也是一种公平与公正!先生不求名利、不逐热闹,所以一般人对他都不甚了然。但你只要读过他的文,哪怕只是一篇,随便哪一篇,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先生的演讲内容真实,条目清晰,纲如高山之峻、豁然醒目,细节犹如壑中之溪,沛然跳荡、淙淙有声。讲到季羡林先生如何被北大聘为东语系主任,抛出一个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如剥竹笋,剥到后来,结论犹如水到渠成,不言自明。沉寂之中的听众,忽然掌声爆起,如此巧妙之表达,是技巧,也是大匠神工。
卞先生五十而后从文,我曾问他:“不晚吗?”先生说:“只要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这话对我鼓舞很大。先生的性格,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到最好。他不欣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认为这种思维堵绝了上进的路。他的态度是“取法乎上,更得其上”。未从文前,他拿鲁迅的诗自嘲,“文章如土欲何之”。从文后,他激励自己,“一笔在手,犹如‘乾坤圈’在握,唯觉文能补气、文能丰神、文能御侮、文能敌贼”。他还说,“将军赶路,不逐小兔”,从此他抛掉了世俗的既得,选择了别人眼中苍白的爬格子苦差。他不以为苦,自得其乐。今天的演讲,他无疑讲得好。他跟我说过,也有讲得不好的时候,那是因为“频道”和对方相差太大,不合辙。这次演讲中,他毫不讳言平生一次最大的失败。此日,那不是失败,是铺垫,是他攀登过程中少不了的迂回,也是他锲而不舍的动力。历史不惩罚胜利者,先生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新闻推荐
原创:新媒体实验室轮到你了1982年,甪直古镇妇女的传统装束。?刘世昭「轮到你了按」大运河摄影名家展将于9月29日在杭州京杭...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