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传统麦秸画 三代艺人复兴情

大众日报 2019-09-04 09:50 大字

□本报记者李梦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朱桂林赵永斌

8月21日,在高唐县三十里铺镇的麦秸画艺人李志海的案头,一张画有鲤鱼鳞片的草图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一张鱼鳞的分解图,通过想象,我将鱼鳞的形状、大小画到草图上,并标上序号,这样就方便之后进行的麦秸剪裁和粘贴了。”李志海拿起草图,将上面画好的鳞片向记者展示。记者发现,每片鱼鳞有成人食指的指甲大小,仅一条鲤鱼所需鱼鳞就有170片。

相比于自己的爷爷、父亲,今年62岁的李志海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的麦秸画不仅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成品还卖到了韩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价格分别在500元至5000元。

“麦秸画历史悠久,相传在汉朝的古墓中就曾发现过。在我印象里,我爷爷的麦秸画做得很漂亮。但是碍于那个年代,麦秸画根本不受重视。”李志海告诉记者,他爷爷虽然习得了麦秸画的制作工艺,却只能作为一种爱好来坚持,无法凭此手艺谋生。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安居乐业,改革开放,更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我爷爷、我父亲都为麦秸画的复兴努力过。我爷爷那辈没赶上好时代,我父亲这一辈就好多了。他曾经卖过一两幅,价格虽然不高,但起码是好的开始。”

李志海说,他高中时学过素描,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毕业后,他首选学习制作的不是家传的麦秸画,而是当时热门玻璃画。“那时候的饭店,甚至家里装修,都喜欢装一个玻璃屏风,所以玻璃画卖得比较好。麦秸画在当时来说太冷门,没人欣赏。”

1985年,李志海偶然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对棉絮画的介绍。他想,同为传统技艺,为什么麦秸画就不能被世人认可呢?抱着复兴传统麦秸画的想法,李志海放弃了玻璃画,回家向长辈们学起了麦秸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志海手中的麦秸画制作水平不仅超越了父辈,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传统的麦秸画,只是靠拼接来完成,类似于平面图。后来我就想,麦秸画能不能做得更加有层次感呢?我通过在外考察学习,又融合了油画、雕刻、工笔画、写真、版画等技艺,终于将麦秸画制作得更精进了。”李志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幅即将完成的《教子图》,图上一只公鸡正在教导小鸡捉虫子。记者仔细一看,发现活灵活现的公鸡被数百片大小不一的麦秸片拼接、粘贴,特别是公鸡身上的羽毛,根根分明,粗细自然,其中最细的甚至接近发丝。

“一幅麦秸画大体可以分成选料、制图、勾图、整图分解、熨烫组件、组件拼接、成图熨烫、装裱等环节。一幅较为复杂的作品,大约需要20天完成。”李志海说。

其实,李志海如今的第一职业仍是农民。对他而言,自己制作的麦秸画突然打开了市场,还得感谢高唐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囤景义。“去年,在囤景义的大力推荐下,我参加了省文博会。产品一经展出,迅速吸引大批市民、客商、记者的围观。”李志海说,随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艺术品的价值水涨船高,过去被看作“冷门”的麦秸画,如今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重视。

在儿子李洪涛的帮助下,李志海的麦秸画在网上卖“火”了,产品供不应求,他甚至自嘲都快没时间种地了。“麦秸画的制作太需要时间了,我跟镇上申请,准备招收学徒工,特别是招收一部分因病残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贫困户,给他们增加一部分收入。”李志海坦言。

新闻推荐

将参军报国写入村规民约 高唐“报国村”高扬爱国情

农村大众报高唐讯(通讯员赵永斌娄晓)高唐县赵寨子镇张庙北街村村民张鼎义有三个习惯——爱穿军装、每天到村荣誉室转...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