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参军报国写入村规民约 高唐“报国村”高扬爱国情
农村大众报高唐讯(通讯员赵永斌娄晓)高唐县赵寨子镇张庙北街村村民张鼎义有三个习惯——爱穿军装、每天到村荣誉室转转,还有一个就是专门搜集整理本村的红色故事。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感觉可自豪了,荣誉室一天不来心里就空落落的。这荣誉墙上的一个个照片和名字,既是我的乡邻,又是我的战友。”7月29日,笔者在张庙北街村见到了张鼎义,他告诉我们,“我有义务把村里的红色故事整理下来,传与后人,目前已整理资料数万字。”
张庙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宪贵介绍,自1947年至2018年,全村共有82人入伍当兵,这其中包括七对父子兵,一对祖孙兵,更有一家三代八人当兵的光荣典范。“参军报国至今仍是村里每个青年的最大理想,我也把儿子送去当兵了。”
据赵寨子镇党委书记安迎峰介绍,张庙北街村年年掀起参军热,与当年陈赓将军驻村留下的优良传统有很大关系。1938年抗战时期,陈赓将军率领的八路军129师386旅在解放高唐时曾在张庙北街村驻扎。八路军严明的纪律和视百姓如亲人的优良作风对张庙北街村产生了深远影响。1947年,冀鲁豫解放区号召翻身青年农民参军,保卫胜利果实,不足400人的张庙北街村,当年就有30人入伍,是当时全县参军人数最多的村,受到当时县政府的表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军报国的红色传统被传承下来,当兵光荣、军属光荣早已在村民中形成共识。历届村“两委”都积极输送优秀青年应征入伍,为军属排忧解难,让入伍战士在部队无后顾之忧,安心服役。
“为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将参军报国写入了村规民约,并经常邀请退伍军人给党员群众开讲座。今年在镇党委、政府扶持下,村里打造了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旨在教育群众继承英烈们的革命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张宪贵介绍说。
张庙北街村就像一面旗帜,也带动了赵寨子全镇报国参军的热潮。在每年的征兵工作中,赵寨子镇青年都踊跃报名,并逐年呈现高学历趋势,红色基因传承不息。
新闻推荐
□记者肖会通讯员王希玉赵衍静报道本报高唐讯“人民陪审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在今后陪审工作中...
高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