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亩集体土地被“唤醒” 清平镇重租“白用地”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余万元

大众日报 2019-08-30 16:51 大字

□本报记者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朱桂林王良全

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黑牢村被毛白杨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了个严严实实。原来,在黑牢村的2000亩土地上,仅种树就占了1500亩,其中,1075亩土地属于集体土地。

“就算村集体土地上种了这么多树,村集体收入还是常年‘挂零’。”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功军告诉记者,黑牢村现有的树木早在1983年便承包给了村民,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里不是没向承包户们收租,但就是收不上来。

“之前定的承包价格是一亩9块钱。我干了16年支书了,年年收,年年‘无功而返’。”刘功军说,虽然9块钱的价格明显偏低,但就这9块钱,也是“有名无实”。

为什么租金会收得“有名无实”?今年70岁的黑牢村村民刘以友一语道破:“清平镇坐落在黄河故道。30年前,这里沙荒得厉害。风沙吹起来,连天都看不见。当时的地,一分钱不要也没人愿意种,是‘硬’发给承包户的。”

为确保防风固沙,清平镇曾掀起过一阵植树潮。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植树人将棵棵政府采购的树苗深植于此,覆盖全镇面积的林场雏形由此形成。后来,外来的植树人纷纷返乡,看管树苗的任务就委托给了当地村民。

“土地是承包户们一代一代改造出来的,现在种粮食都没有问题。”刘以友说。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老种植户、未经镇政府及村委会同意便承包土地的,成为阻挠收取租金的主要障碍。”清平镇党委组织委员卢双江说,“由于历史遗留、人情关系等方面原因,各村还普遍存在着‘人情地’‘关系地’,同时,路边、沟边、湾边、村头等集体‘四荒’地也被村民无偿使用。对这些土地,村集体没有任何收益,成为村集体‘隐性’资源。但由于年代久远,村‘两委’班子人员更替等多种原因,各村并没有一个具体数字,造成‘三资’不清,严重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清平镇以全市“平清种增改”工作为契机,严格落实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镇村两级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纪委、管理区、律师团、派出所、经管站等相关部门全程参与,彻底清理各类“隐性”土地,并严格按照经营权证上的实际亩数进行规范,对多占的宅基地、“四荒地”等由村集体统一收回或者收取相应的承包费。对于土地被企业征用的,该镇按照经营权证实际土地亩数进行补偿,多余部分收益收归集体所有。截至目前,清平镇共“盘活”包括黑牢村、刘庄村、桑庄村在内的14个村庄的1.4万亩集体土地。

在此基础上,清平镇趁热打铁,重新发包承包地,按照各村承包户意愿,制定适宜的租赁模式。比如黑牢村按照前四年每亩每年100元、中间三年每亩每年200元、后三年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方式对外租赁10年,孙庄村则按照每年200元/亩,且镇村不再收取树木提成的方式对外租赁7年。其间,针对自愿放弃承包权利或不愿延包并拒绝签订合同的种植户,村委会将依法按程序另行发包、收归村集体或是分配到户。据统计,重新发包的1.4万亩集体土地共为14个村获取村集体收入200余万元,彻底告别了村集体收入“挂零”的窘迫。

“今年,我们利用集体收入,给打扫卫生的村民发了工资,还修补了部分破损路面。马上到中秋节了,我们还准备带着礼物去看望村里的鳏寡老人呢。”今年64岁的石门村村委会委员陈希林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拖欠近8万赔偿款七年多玩“失踪” 高唐法警奔赴三千多里执结,被执行人全款履行完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怀磊通讯员王希玉相超奔赴三千多里不畏难,两地法院携手化难案。近日,高唐县人民...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